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六》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其六》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印度毕钵罗,空劫来迢迢。

茎叶青且翠,冬夏恒不凋。

中有千圣座,下极金刚牢。

大地悉震动,此处无倾摇。

伐树不留根,枝柯就焚烧。

烟燄尚未静,火中仍参霄。

人天安足护,灵株终条条。

欣厌各自为,培覆空徒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印度毕钵罗树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它在烈火中的命运。毕钵罗树,自空劫以来,历经漫长岁月,其茎叶始终保持着青翠与常绿,无论冬夏,皆不凋零。树下有一千圣座,稳固如金刚牢不可摧,即便大地震动,此处亦无丝毫动摇。

然而,面对无情的斧钺与烈火,毕钵罗树的命运似乎注定。伐木者不留根,枝柯被焚烧殆尽,火焰未息,树干依然冲向云霄。诗人感叹于人天对这灵株的保护无济于事,最终,树干化为条条,各取所需,培土覆盖也显得徒劳。

整首诗通过毕钵罗树的遭遇,隐喻了世间万物的生灭轮回,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无奈与敬畏。毕钵罗树的坚韧与不屈,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永恒,而其最终的消逝,则反映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终将归于尘土的真理。诗中蕴含了深刻的生命哲学思考,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赠虎髯生诗

虎髯生,铁铸形,金铸声,双睛闪烁如怒鹰。

东飞欲尽三韩地,西飞要绝康居城。

刺刺论世事,满口吐甲兵。

于焉栫长图,于焉建交营。

地联大牙霜月苦,天控虎口䨧云冥。

若笑我言狂,我醉勿复醒。

十万生灵定齑粉,夜半鬼燐烧空青。

南方大诸侯,闻之心胆惊。

便遣使者持弓旌,招之至麾下泄此气峥嵘。

生出谢使者,人言慎勿听。

逃入积翠巢崚嶒,身衣鹿皮明,首冠竹箨撑,窣窣起向松风行。

虎髯生,狂似李,粗似彭,何不执取红氂丈二鎗,搴旗斩将声谹谹。

(0)

题西施

天生两奇绝,越地多群山。

万古垂青史,西施世美颜。

窈窕精神缓,悠然体态闲。

笑拥丹唇脸,皓齿出其间。

一召起闾里,句践扼雄关。

伐谋应得志,西浙径亲攀。

铁甲乘潮渡,黄池兵未还。

(0)

次松雨平先生韵

露下梧桐客梦醒,梦中犹记在滇城。

寻山玩水连三月,听雨吟风过二更。

斑白近来添老态,文章千古总虚名。

何时更剪西窗烛,重把新诗与细评。

(0)

忆滇春

颗金螺贝马蹄盐,万井高甍截画檐。

比屋弦歌春皞皞,笼街灯火夜厌厌。

风花献媚熏青眼,雪絮飞香点紫髯。

记得赋诗滇海上,砚池影蘸碧鸡尖。

(0)

题纨扇美人

蝶粉蜂黄满眼新,小园微步不胜春。

白团欲把歌唇掩,生怕流莺也妒人。

(0)

吕德叔小小斋

斋居不自大,容此眇然身。

汎览乾坤内,俱为逆旅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