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宁阳行台元夕忆黄宪使》
《宁阳行台元夕忆黄宪使》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曾忆观灯宴后堂,玉杯行酒夜何长。

新声已觉随银甲,逸响还惊绕画梁。

东道留宾能闭户,诸郎爱客解牵裳。

别来好景逢元夕,空向行台对月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在宁阳行台的宴会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曾忆观灯宴后堂”,诗人回忆起曾经在后堂观赏灯火的宴会,引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玉杯行酒夜何长”一句,通过描述使用玉杯行酒,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营造出宴会中欢聚不散的热烈气氛。

“新声已觉随银甲,逸响还惊绕画梁”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与动听。新曲随着银色的乐器声响起,悠扬的旋律仿佛在画梁间回荡,令人陶醉。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音乐的美妙形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东道留宾能闭户,诸郎爱客解牵裳”则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即使是在元宵佳节,主人也愿意关闭门户,留宾畅饮;而年轻宾客们也懂得为客人着想,解下衣裳以示尊重。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温情。

最后,“别来好景逢元夕,空向行台对月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分别,但每当元宵佳节来临,诗人便会想起与友人在宁阳行台共度的美好时光,只能对着月光独自怀念。这一句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深厚与珍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友人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人日送人之鲁郡赋得尧祠

一尊君但饮,策马指尧祠。

万古瞻如日,孤臣正到时。

春阶数蓂荚,故国见茅茨。

借问巢由事,今人那得知。

(0)

秋怀·其二

杀气到金天,狼星见几年。

贤良诏骑射,经史傍貂蝉。

榆荚连关暗,花名渡海偏。

仍闻来陆贾,应有逐居延。

(0)

上郡伯陆师台十四韵

圣世需良仕,书屏属俊人。

名家龙种异,惊代凤毛振。

槜李标灵气,文章见席珍。

三千击瀚海,九万出风尘。

法座推经笥,朱轓拜玉鳞。

一麾湘峡镇,五马沥湖春。

河润沾闾井,磨砻遍海滨。

仁流称泽国,化浃蔼兰薰。

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气辰。

岁星光甸宇,玉树起苍旻。

奕叶隆三锡,箕裘集八荀。

华封勤颂祝,贤相重臣邻。

簪绂年方盛,勋猷日与新。

伫看调燮任,徵赐宠皇恩。

(0)

送郭骙臣还河南兼柬孙钟元先生·其一

十年江汉客,头白还山中。

子从嵩岳来,值我蒲涧东。

安期去已久,菖蒲空紫茸。

当时干项藉,苟遇成何功。

学仙即无有,千载见高风。

嗟彼世间人,语之如瞆聋。

(0)

无题·其六

十三学织紫罗裳,十五裁成金凤凰。

姨妹行中称独步,不须重绣野鸳鸯。

(0)

送吴谓远广文还会学署

去岁乘春返五羊,又逢春信别家乡。

青毡九载人犹少,白发中旬日正长。

旅食旧烦分苜蓿,留题曾记满宫墙。

相思有梦频来往,水驿山程路不忘。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