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酿天正绿,风酣麦方秋。
闲携稚子辈,眷言共春游。
芒鞋过涧壑,竹杖穿林丘。
东西随所适,语嘿颇自由。
亦有一樽酒,父子相献酬。
山花既含笑,野草亦忘忧。
一轮渐隐隐,半规尚悠悠。
归路何所叹,古人可与谋。
日酿天正绿,风酣麦方秋。
闲携稚子辈,眷言共春游。
芒鞋过涧壑,竹杖穿林丘。
东西随所适,语嘿颇自由。
亦有一樽酒,父子相献酬。
山花既含笑,野草亦忘忧。
一轮渐隐隐,半规尚悠悠。
归路何所叹,古人可与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游乐图景,展现了诗人与家人共同享受大自然之美好的情境。开篇“日酿天正绿,风酣麦方秋”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秋时节的景象,阳光透过叶间散发出的翠绿,与微醉的晚风以及刚成熟的麦子共同构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着,“闲携稚子辈,眷言共春游”诗人在悠闲中带着孩子们一同去春游,这里的“稚子辈”和“眷言”都表达了一种温馨与亲密之情,使得这次春游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一次家庭间的情感交流。
在随后的几句中,“芒鞋过涧壑,竹杖穿林丘。东西随所适,语嘿颇自由”诗人用了“芒鞋”、“竹杖”等具体细节描写出游走的场景和氛围,这种随意而行、无拘无束的情态,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的“亦有一樽酒,父子相献酬。山花既含笑,野草亦忘忧”则让人感受到诗人在游乐中还带有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通过饮酒、品味生活的愉悦。这里的“山花”、“野草”都显得异常生动,以至于连它们似乎也被这份快乐所感染,忘却了忧愁。
在诗的最后,“一轮渐隐隐,半规尚悠悠。归路何所叹,古人可与谋”则描绘出日落时分,一轮明月渐行于天际,而夜幕还未完全降临,这种意境让人联想到古人对宇宙、生命的沉思,也是诗人在此刻心中产生的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他对生活、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