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四》
《遣兴次韵和晁应之四首·其四》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蓬门鸟雀啅黄昏,归径牛羊各有群。

水阔鱼龙阴后出,山空虎豹夜深闻。

西来客引秦川雨,南去秋连楚泽云。

唐汉废兴无处问,西风禾黍但丘坟。

(0)
注释
蓬门:简陋的房屋。
啅:鸟鸣声。
秦川:古代指秦国的平原地区。
西风:秋季的风。
翻译
傍晚时分,鸟雀在简陋的门前嘈杂叫唤,回家的小路两边牛羊各自成群。
水面宽广,鱼龙在阴暗中悄然出现,夜晚的山林里虎豹的吼声时而可闻。
从西方来的旅人带来秦川的雨意,秋天南去的天空连接着楚泽的乌云。
唐朝和汉朝的兴衰已无处探寻,只有西风中的稻谷和坟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的自然景象与深远的历史感怀。开篇“蓬门鸟雀啅黄昏,归径牛羊各有群”两句,通过对晚霞时分散飞鸣的鸟儿和归家的牛羊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平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

接下来的“水阔鱼龙阴后出,山空虎豹夜深闻”两句,则通过对水中鱼龙隐现以及山间虎豹夜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西来客引秦川雨,南去秋连楚泽云”两句,诗人通过对远方客人的行迹以及季节变化中天气变幻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命运与时代变革之间的关系。

最后,“唐汉废兴无处问,西风禾黍但丘坟”两句,则直接触及了历史的沉重,通过对古代盛衰更替以及荒废墓冢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于过去英雄辈出的缅怀与哀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大潮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个人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叩马图

商家社稷垂年久,如何竟落独夫手。

妖姬一宠四海毒,犬马纷纷鹿台走。

周侯神圣天命新,渭滨晚起钓璜臣。

旌旗东指盟津野,朝歌王气空沉沦。

兄弟辽海古墨胎,数言马首惊风雷。

君臣义分固如此,天意丧殷谁能回。

归来怀义腹应饱,周粟无食可终老。

首阳山暖蕨薇甘,想见形容不枯槁。

黄河水浑难濯缨,世贤岂待文王兴。

一穷直与天地并,景公千驷鸿毛轻。

披图一见长太息,习习清风生几席。

衣冠俨若见仪刑,贪夫而廉懦夫立。

(0)

次瑶攴石望鞋山

舟移瑶攴下,遥望石如屣。

舟人云是大姑娘,一掬弓弯曾堕此。

吾闻古有巨人迹,姜嫄履之生后稷,神灵奇踪此其一。

水仙罗袜凌波轻,安取盘囷如此石。

又闻大禹乘四载,浚川来经彭蠡滨,遗此表徵千万春。

江神呵禁畴敢登,偶一践踏风雷惊。

导河自昆崙,砥柱碣石壮本根。

瞿塘滟滪堆,舟航不敢争飞奔。

长江钜石天意存,此其小者疑屣云。

君不见小姑健儿女将军,剑峰屹立当海门。

(0)

题倪元镇画

平生泉石共襟期,身后园林失旧姿。

最是令人久相念,诗中图画画中诗。

(0)

咏怀·其十一

玉阶深露滴芭蕉,独倚屏山望斗杓。

为惜碧波明月色,凤头鞋子步红桥。

(0)

赤壁

曹瞒窥汉统,东面朝诸侯。

鼎足犹未分,屯蒙迷九州。

桓桓长沙裔,歘起挥戈矛。

两雄不并立,固知宁相谋。

朔风吹旌旆,飞霜肃貔貅。

饮马涸天堑,投鞭填山丘。

建业既震荡,羽檄如星流。众议徒??,独断诚嘉猷。

拔剑碎玉几,扬旗建车舟。

周郎拂白羽,谈笑有良筹。

冯夷鼓骇浪,天吴扇雄飙。

烈焰荡万垒,飞灰丧千艘。

论功何显赫,返驾诚包羞。

再光东都业,一洗疮痍瘳。

往事既漫灭,山川尚绸缪。

昔闻龙虎争,今见麋鹿游。

峭壁絓海月,洪涛涨清秋。

访古吊陈迹,开樽发冥搜。

醉来卧烟霭,天地如蜉蝣。

(0)

感秋·其五

姬辙既东驭,群雄踰其防。

夷气炽六合,阳精黯无光。

壮哉东海君,歘起垂衣裳。

霸图虽烨烨,王道终茫茫。

麟经托南面,笔削严秋霜。

至今千载下,共戴君为纲。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