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严精舍·其五》
《华严精舍·其五》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小楼能聚远,新更就为台。

隔水呼山语,看云为日哀。

樨香宁尔隐,荔老奈渠材。

转意荒寒始,听蛩藉草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严精舍内的一番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独特感悟。

首联“小楼能聚远,新更就为台”,点明了地点和氛围,小楼虽小却能远眺,新设的台阁增添了雅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小与大、旧与新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变化的意境。

颔联“隔水呼山语,看云为日哀”,进一步描绘了精舍周围的自然景观。隔着流水呼唤山间的言语,仿佛在与自然对话;看着云彩的变化,似乎为日落感到哀伤。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

颈联“樨香宁尔隐,荔老奈渠材”,转入对植物的描写。桂花的香气虽然美好,但终将隐去;荔枝虽然成熟,却无法成为有用之材。这两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转意荒寒始,听蛩藉草来”,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环境变化的深刻理解。随着季节的更迭,原本荒凉寒冷的地方开始有了生机,蟋蟀的声音在草丛中响起,象征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回归。这一联以动衬静,以声衬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循环规律的领悟,以及对生命力顽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时间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淮上思家

正月二月花草芳,水鹅拍拍茭菰塘。

卢橘荔枝赤璀璨,鸡头菱角青相将。

春光偏向越山好,客路苦阻淮天长。

飞鸿不解带愁思,空寄音书还故乡。

(0)

春兴寄端方故居

乱藤高竹散清烟,独倚阑干思渺然。

流水恨随春浦阔,故人家住白云边。

三年远别空相忆,一段新愁自可怜。

欲得山阴晴夜雪,东风吹放大江船。

(0)

喜雨

崆峒云气远嶙峋,万片从龙下孟津。

三月久晴农事晚,一时甘雨帝城春。

蟠桃花发丹砂炫,御柳条长翡翠匀。

老我宦游归计阻,仙台几度药苗新。

(0)

奉酬刘友贤黎仲辉二御史见过

故人骢马晓相过,错莫邻人避玉珂。

朝下楚城高盖合,春深门巷落花多。

飞腾每羡青云早,衰懒无如白发何。

相见惟期树勋业,蒋陵佳气正嵯峨。

(0)

送张翰林孟廉赴山西行军三首·其二

汉将防边意气豪,参军行处拥旌旄。

云连白雪飞花片,风卷黄沙似海涛。

塞曲但闻吹筚篥,人家多自种葡萄。

升平见说从戎乐,欲解儒衣问战袍。

(0)

乙丑元夕送傅城进士还桂林

旧时相见即相欢,见说如今又作官。

湖海别魂空窅窅,天涯愁思独漫漫。

春风几日来江上,灯火逢君坐夜阑。

忽报故园归思切,素琴惆怅不胜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