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帽棕鞋,无端寻到,最销魂处。
交镮凝紫,碎屏腐碧,谁家庭宇。
斜阳一片,照见十二楼空,钗光扇影销何许。
双燕不知愁,只衔花私语。凄楚。
靖安坊冷,金谷园空,繁华无主。
付与摊钱牧竖,捞虾村女。
微波如淀,可惜金粉塘边,芙蓉莲子随他去。
剩一树棠梨,葬年年春雨。
桐帽棕鞋,无端寻到,最销魂处。
交镮凝紫,碎屏腐碧,谁家庭宇。
斜阳一片,照见十二楼空,钗光扇影销何许。
双燕不知愁,只衔花私语。凄楚。
靖安坊冷,金谷园空,繁华无主。
付与摊钱牧竖,捞虾村女。
微波如淀,可惜金粉塘边,芙蓉莲子随他去。
剩一树棠梨,葬年年春雨。
这首《石州慢·过邹愚谷十二楼废址》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哀婉的景象。诗中以“桐帽棕鞋”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行人的装束,也暗示了访古探幽的氛围。接着,“无端寻到,最销魂处”,表达了对废址的意外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
“交镮凝紫,碎屏腐碧,谁家庭宇”几句,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废墟的破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衰败之间的强烈反差。接下来,“斜阳一片,照见十二楼空,钗光扇影销何许”,进一步渲染了废墟的荒凉与寂静,夕阳的余晖映照着空荡荡的楼阁,昔日的光彩已不复存在,让人不禁感叹物是人非。
“双燕不知愁,只衔花私语”这一句,以燕子的无忧无虑与废墟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燕子在花间私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但废墟的主人早已不在,留下的是无尽的沉默与孤独。
“凄楚。靖安坊冷,金谷园空,繁华无主”四句,直接点明了地点,靖安坊和金谷园,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繁华之地,如今却只剩下冷清与空旷,没有了往日的繁华与主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付与摊钱牧竖,捞虾村女。微波如淀,可惜金粉塘边,芙蓉莲子随他去”几句,进一步描绘了废墟周围的环境,摊钱牧竖、捞虾村女,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与废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金粉塘边的芙蓉莲子也随着时光流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里的“微波如淀”形象地描绘了水面的平静,与之前的繁华形成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最后,“剩一树棠梨,葬年年春雨”一句,以一棵棠梨树作为收尾,它见证了每年的春雨,也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荒凉。这棵树的存在,仿佛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废墟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深深惋惜。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常年春月每望霖,西北风来辄惄尔。
今岁幸得雨旸时,黄云已近西成矣。
昨朝清旦欣快晴,傍晚云阵依山起。
伏内便雨审何妨,意中终觉晴为美。
半夜忽报西北风,枕上爽凉实堪喜。
诘晨视事有馀閒,轻骑径往游玉泉。
铜雀鸣将禾黍熟,如云弥望䆉稏连。
菜畦瓜架蔚茂密,老农老圃均开颜。
有如是乎佳气象,仓箱待穫吾犹未敢为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