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师埪寺留题》
《游师埪寺留题》全文
宋 / 程奇   形式: 古风

尘中总总谁青眼,黄发苍颜世情短。

坐看前溪一片云,安得相从任舒卷。

浩歌聊咏北山薇,不有归心真自欺。

欲借养和延昼梦,数声啼鸟日平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师埪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句“尘中总总谁青眼”,诗人以“青眼”比喻对某人的关注或欣赏,表达了在世俗纷扰中,能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或关注到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接着,“黄发苍颜世情短”一句,通过描述老年人的形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世态炎凉,强调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坐看前溪一片云,安得相从任舒卷”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以云的变化无常来比喻人生的不可预测性,表达了对自由与随性的向往。云的舒卷自如,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浩歌聊咏北山薇,不有归心真自欺”中,“浩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昂与豪迈,“北山薇”则引自《诗经》,象征隐居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不有归心真自欺”则是对这种愿望的直接表达,意为如果没有归隐之心,那便是自我欺骗。

最后,“欲借养和延昼梦,数声啼鸟日平西”两句,诗人希望借助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延长自己在梦境中的停留时间,而“数声啼鸟日平西”则以黄昏时分的鸟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世态炎凉的感慨。

作者介绍

程奇
朝代:宋

程奇,具茨(今河南禹县北)人(《金石萃编》卷一四○)。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为大理评事(《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六)。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通直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七)。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举京畿京西路盐香事。
猜你喜欢

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七

宝楼香殿隘空山,都谢茨亭竹石间。

静有客棋真掩映,悄无僧话更清閒。

(0)

示二子·其二

体道识泰否,涉世随悲欢。

迹滞红尘中,情寄青云端。

早年勤学道,晚节懒为官。

心活乾坤似,机员身自安。

(0)

留别社友

漫浪归来六换秋,又携书剑入皇州。

得些湖海元龙气,作个山川司马游。

奔走客城因念脚,勾牵时事上眉头。

中朝满目皆知己,还有篇诗遣寄不。

(0)

寄松坡

别去京华又一霜,怀人心事暮云长。

高楼不见青山面,明月偏来照屋梁。

湖海最深难久驻,乾坤许大任行藏。

书生空抱忧时愤,何日与君同较量。

(0)

寄李适安

懒踏门前没马尘,适安亭上坐吟身。

慇勤风月一樽酒,斟酌湖山十里春。

柳叶未舒先妩媚,梅花虽老更精神。

白鸥似会冥搜意,来往忘机欲傍人。

(0)

和刘后村杂兴·其二

几年待漏趣朝班,乞得閒身返故山。

公论尽归恩怨外,清谈不落是非间。

屠龙肯信无高手,画虎虽成亦强颜。

马革裹尸徒自壮,争如投老得生还。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