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君山二妃诗》
《君山二妃诗》全文
清 / 郑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山竹斑斑泪已枯,寺门犹自向苍梧。

老僧话罢当年事,龙鸟归来风满湖。

(0)
鉴赏

这首诗《君山二妃诗》由清代诗人郑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君山与二妃(传说中的娥皇和女英)之间的故事,充满了哀婉与历史的厚重感。

首句“山竹斑斑泪已枯”,以山竹的斑驳泪痕隐喻二妃的悲痛与哀伤,形象地表达了她们失去挚爱的痛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接着,“寺门犹自向苍梧”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苍梧山,这里不仅是二妃与舜帝相遇之地,也是她们最终长眠之所,寺门指向苍梧,仿佛在诉说着二妃对故土的思念与对过往爱情的追忆。

“老僧话罢当年事”中,老僧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他的话语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传递了对二妃故事的感慨与思考。这一句通过老僧之口,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些古老传说中的细节,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故事的深远。

最后,“龙鸟归来风满湖”一句,以龙鸟的归来象征着某种神秘力量的回归,或是对美好爱情的永恒追求。风满湖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预示着尽管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爱情与美好的记忆依然能在心中激荡起波澜,如同湖面上的微风,轻拂过心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古代传说中二妃与舜帝爱情故事的深情缅怀,以及对时间、记忆与爱情永恒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珍
朝代:清   字:子尹   号:柴翁   籍贯:贵州遵义   生辰:1806—1864

郑珍(1806~1864)清代官员、学者。字子尹,晚号柴翁,别号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治经学、小学,亦工书善画,还是晚清宋诗派作家,其诗风格奇崛,时伤艰涩,与独山莫友芝并称“西南巨儒”。所著有《仪礼私笺》、《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郑学录》等。
猜你喜欢

登泰山

天门高处一跻攀,两袖牛龙石雾班。

晓渡三溪历三观,已参青帝非人间。

(0)

兰所二首·其二

芬馥溢阶除,倚檐更不语。

东风时度帘,线玉抽春雨。

(0)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十七归一门

葶苈须弥无是宗,业缘明觉性灵冲。

幻烟未灭苦群障,心月当悬色尽空。

四梵宾从捐赤火,七华玄阖挹光风。

长罗到此还何事,恨不形骸都自融。

(0)

与林冬岭省丈憩暑灵谷寺时有倭寇之警

早雨空斋疑夏冰,天花飘处雪犹凝。

清闻宝铎传灵籁,静检金签讲慧僧。

高庙衣冠游凤辇,寝园梐枑绕龙陵。

海氛何用干玄佑,王气晴看与日升。

(0)

饷军

麒麟门上拥旌麾,分布貔貅靖岛夷。

国计实烦唐节使,军容宁比汉官仪。

策功自释袁安愤,缘数谁逢李广奇。

二百年来劳养士,选锋今正答恩时。

(0)

游上天竺遂登诸峰绝顶

二仪肇开辟,山水相摩融。

南洲峭奇削,仙界敞神宫。

云端列莲座,竹外聆疏钟。

高僧皆驭鹤,金鼎尽蟠龙。

怀芳事幽讨,巇崄相追穷。

扪萝回石径,披雾凌苍空。

身被翠云服,手握青藜筇。

缥缈仙源接,纡萦云路通。

蹑足攀绝顶,群真杳来从。

振衣划然笑,鸾声落长松。

仰窥天阙近,象纬横西东。

俯瞰坤舆狭,巘崿纷嵷巃。

眺远云为地,乘虚步随空。

璚杖挺虚谷,玉蕊灿春丛。

璚津芬可挹,石髓会应逢。

近阅安期舄,遥企王乔踪。

玄机如可度,学炼此山中。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