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高处一跻攀,两袖牛龙石雾班。
晓渡三溪历三观,已参青帝非人间。
天门高处一跻攀,两袖牛龙石雾班。
晓渡三溪历三观,已参青帝非人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刻感悟。首句“天门高处一跻攀”,以“天门”象征泰山之高峻,表达了诗人对征服自然的豪情与决心。接着,“两袖牛龙石雾班”一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将登山时的艰辛与自然的雄伟融为一体,仿佛双袖间弥漫着牛龙与石雾的气息,既生动又富有想象力。
“晓渡三溪历三观”则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漫长,诗人穿越了三条溪流,历经三次景观的变换,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行程,也暗示了心灵上的旅程,即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
最后一句“已参青帝非人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攀登泰山,仿佛已经与天地间的主宰——青帝相会,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非人间”不仅指泰山之巅的景色超凡脱俗,更寓意着诗人精神层面的升华,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宇宙同呼吸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获得的精神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登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