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张民部抱关问寝图》
《题张民部抱关问寝图》全文
明 / 孙继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仙郎分署俯沧洲,寿母临觞映白头。

云满关门频望气,萱荣堂背自忘忧。

香添五夜供温被,箸进重闱佐执筹。

燕喜莺迁谁得似,宁亲体国荷恩优。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家庭和谐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与温馨氛围。首句“仙郎分署俯沧洲”,以“仙郎”这一尊称开篇,暗示了主人公身份的不凡,同时“分署俯沧洲”的场景设定,既展现了其官职之高,又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亲近自然的意境。

接着,“寿母临觞映白头”一句,将焦点转向家庭的核心——母亲的形象。在庆祝寿辰的宴会上,母亲的白发与酒杯交相辉映,不仅体现了岁月的痕迹,更凸显了家庭中长者的智慧与慈爱。这不仅是对母亲的赞美,也是对家庭传承与和谐的颂扬。

“云满关门频望气,萱荣堂背自忘忧”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家庭氛围的宁静与祥和。门外云雾缭绕,象征着外界的纷扰与忧虑被隔绝在外;而萱草(忘忧草)在堂背生长,寓意着家庭内部的无忧无虑与心灵的宁静。这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香添五夜供温被,箸进重闱佐执筹”则具体描绘了家庭成员间日常生活的温馨细节。夜晚添香,为长辈准备温暖的被褥,是晚辈对长辈的体贴与孝顺;而用餐时,儿子或孙子帮助长辈执掌筹箸,不仅体现了家庭中的秩序与礼节,也彰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重与照顾。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家庭画面更加鲜活、感人。

最后,“燕喜莺迁谁得似,宁亲体国荷恩优”两句,以自然界中的鸟类迁徙为喻,表达了对家庭幸福与和谐的赞美。燕子喜迁新居,莺鸟也随季节变换栖息,这些自然现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共处形成了美妙的类比。同时,诗句也暗含了对国家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在这样的和谐中感受到的恩惠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庭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家庭生活、孝道与和谐社会的深刻思考与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孙继皋
朝代:明

(1550—1610)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猜你喜欢

次韵答王敬助六首·其四

野云依竹静,霜叶近窗明。

对此清幽景,都忘喧杂声。

看书庸有感,与世竟无情。

但愿添松竹,期君结隐盟。

(0)

不饮

不饮非无量,忘眠岂有谋?

赤心思报国,白首愿封侯。

界纸题封事,挑灯看蒯缑。何时勋业就?

萧散五湖游。

(0)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四

拄杖听鸣鸠,青山树色稠。

雨寒云不起,沙乱水交流。

对景堪垂涕,无为亦动愁。

疲民正无奈,谁解为君筹?

(0)

素梅五十八首·其四十一

树阴如屋雾如潮,浅水流花落野桥。

忽忆去年秋八月,玉霄峰顶夜吹箫。

(0)

踏云行.激发丹阳

东海汪洋,西山详审。金钩钓得欢无恁。

一头活乐大鲸鱼,万鳞灿烂铺白锦。

随我遨游,水云信任。青山绿水相过甚。

张公吃酒李公来,李公夺了张公饮。

(0)

满庭芳.欲脱家

既欲修行,终全阒谧,出离尘俗相当。

莫凭外坐,朝暮起心香。

须是损妻舍事,违乡土、趖却儿娘。

常归一,民安国富,战胜又兵强。长长。

潇洒做,搜寻玄妙,认取清凉。

又凭空渺邈,大道无方。

只在圆光自照,明来后、堪用衡量。

重阳子,迎霜金菊,独许满庭芳。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