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舫压春帆,春深换客衫。
流波回叠鼓,远翠落千岩。
草暗青湖合,鱼翻白鸟衔。
官程行自稳,不问路仙凡。
画舫压春帆,春深换客衫。
流波回叠鼓,远翠落千岩。
草暗青湖合,鱼翻白鸟衔。
官程行自稳,不问路仙凡。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春水之上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首句“画舫压春帆”以“画舫”喻指船只,仿佛是画卷中的一叶扁舟,承载着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春深换客衫”则暗示季节的更迭与内心的变换,春意深浓之时,衣物也似乎随之更新,寓意着生命的流转与内心的觉醒。
“流波回叠鼓,远翠落千岩”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水面上波光粼粼、山色苍翠的景象。波浪起伏如同鼓声回荡,远山的翠绿仿佛落入千岩之中,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细腻的画面感。
“草暗青湖合,鱼翻白鸟衔”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生机与活力。青草覆盖的湖面显得更加深邃,鱼儿跃起时,白鸟衔着鱼儿的身影在空中划过,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最后,“官程行自稳,不问路仙凡”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从容与豁达态度。无论是官途还是平凡之路,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不为外界的纷扰所动,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舟行春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超山我故人,十载心相识。
愧我作劳薪,与山失交臂。
行将入京华,立愿穷幽异。
孤帆落栖溪,招邀有昆季。
更约一二人,刺舟响菱芰。
遵渚溯回波,压篷满空翠。
人望意中山,山有迎人意。
弃舟入松篁,芒鞋快新试。
萝磴转千盘,树杳琳宫閟。
石壁傍寺门,青苔拭题字。
小憩款禅扉,烹泉展茶具。
寺后倚巉岩,仄径通幽邃。
崩崖络藤萝,荒榛切冠屣。
誓与山相穷,志决力亦鸷。
俯首而蛇行,直上猿猱避。
一瞥天地开,大快生平志。
纹波上下河,罗带萦回腻。
叶叶过风帆,绝似凫鹥戏。
遥望钱塘江,东去何雄肆。
浑茫接海门,应有鱼龙蛰。
江右置州城,峰峦相覆被。
西湖与南屏,落日苍烟里。
中有倚闾人,会当念征辔。
回首望吴兴,群山列如帜。
其右秀州城,风烟隔明媚。
高鸟入寒云,平芜没孤骑。
微茫烟雨楼,缥缈茶禅寺。
明日泊孤帆,极目知何地。
莽莽目中山,历历心头事。
宏识与孤怀,对此将谁寄。
凉蟾欲东升,踆乌渐西坠。
四山横暮烟,万籁交寒吹。
愀焉不可留,心魂为之悸。
挥手谢山灵,归觅垆头醉。
《癸巳四月入都过塘栖与家容伯吉士游超山》【清·夏曾佑】超山我故人,十载心相识。愧我作劳薪,与山失交臂。行将入京华,立愿穷幽异。孤帆落栖溪,招邀有昆季。更约一二人,刺舟响菱芰。遵渚溯回波,压篷满空翠。人望意中山,山有迎人意。弃舟入松篁,芒鞋快新试。萝磴转千盘,树杳琳宫閟。石壁傍寺门,青苔拭题字。小憩款禅扉,烹泉展茶具。寺后倚巉岩,仄径通幽邃。崩崖络藤萝,荒榛切冠屣。誓与山相穷,志决力亦鸷。俯首而蛇行,直上猿猱避。一瞥天地开,大快生平志。纹波上下河,罗带萦回腻。叶叶过风帆,绝似凫鹥戏。遥望钱塘江,东去何雄肆。浑茫接海门,应有鱼龙蛰。江右置州城,峰峦相覆被。西湖与南屏,落日苍烟里。中有倚闾人,会当念征辔。回首望吴兴,群山列如帜。其右秀州城,风烟隔明媚。高鸟入寒云,平芜没孤骑。微茫烟雨楼,缥缈茶禅寺。明日泊孤帆,极目知何地。莽莽目中山,历历心头事。宏识与孤怀,对此将谁寄。凉蟾欲东升,踆乌渐西坠。四山横暮烟,万籁交寒吹。愀焉不可留,心魂为之悸。挥手谢山灵,归觅垆头醉。
https://shici.929r.com/shici/589ahv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