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任师见寄之韵·其三》
《和任师见寄之韵·其三》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几年魂梦隔高门,叹息潭间阙异闻。

剩喜风情筋力在,尚能诗似鲍参军。

(0)
注释
魂梦:指思念、梦境。
高门:豪门贵族,此处可能指远离诗人生活的场所。
叹息潭: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着诗人失落或向往的地方。
异闻:指不寻常的故事或传说。
风情:情感和风度。
筋力:体力和精神。
鲍参军:鲍照,南朝文学家,以其才情著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诗才。
翻译
多年来我魂牵梦绕在豪门之外,只能在叹息潭边遗憾地寻找那些奇异的故事。
幸好我的情感依然充沛,体力依旧,还能写出像鲍照那样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和任师见寄之韵(其三)》。诗人以自己的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与好友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当前状态的感慨。"几年魂梦隔高门"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离多年,只能在梦中重逢的遗憾,"叹息潭间阙异闻"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由于距离而难以互通消息,感到信息匮乏。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溺于哀伤,"剩喜风情筋力在"透露出他依然保持着生活的热情和活力。最后,"尚能诗似鲍参军"以鲍照的才情自比,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诗才依旧,不失豪放之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又带有自我激励的诗篇。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春日送立雨叔读书赤桥四首·其一

花发江城二月天,木兰流水赤桥前。

扁舟载得青箱去,扬子亭中日草玄。

(0)

别方子韩·其二

飘零谁下榻,偃蹇独登楼。

交态黄金变,穷途白发愁。

飞扬裁郢曲,睥睨看吴钩。

莫洒杨朱泪,乾坤一叶舟。

(0)

同施仲宣黄惟聚尧衢游九鲤湖分得齐字·其三

瞥见如泥髓,前身岂姓稽。

湖澄涵白练,山迥接青霓。

六博仙初聚,三珠鹤并栖。

水晶帘正捲,吾欲授刀圭。

(0)

丁丑秋日书事

端拱劳清问,谁当万里城。

戎威骄假道,汉将大徵兵。

抗疏多新进,运筹属老成。

禁中频拊髀,颇牧昔时名。

(0)

陈翰卿招集乌山同许伯纶康孟担杨任道作

卜筑南山下,开尊醉薜萝。

兰投湘女佩,雪和郢人歌。

海岳窗中尽,楼台树杪多。

翛然发长啸,挥手乱星河。

(0)

赠金子鲁开府·其二

牙帐开青甸,鸾旗下绛霄。

星屯平野戍,月涌大江潮。

竹箭千章合,桃花万骑骄。

治书铃阁暇,清问到渔樵。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