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尽腰肢不自怜,垂头无语怨秋烟。
争如蚕泊牵愁绪,漫采燕脂渍薄绵。
别馆莓苔凝夕照,小窗风雨送华年。
背人开落成羞怯,肯傍青楼大道边。
瘦尽腰肢不自怜,垂头无语怨秋烟。
争如蚕泊牵愁绪,漫采燕脂渍薄绵。
别馆莓苔凝夕照,小窗风雨送华年。
背人开落成羞怯,肯傍青楼大道边。
这首诗描绘了秋海棠在秋日里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植物与季节之间的微妙关系。首句“瘦尽腰肢不自怜”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秋海棠以情感,表现其在秋风中逐渐凋零却依然坚韧的姿态。接着,“垂头无语怨秋烟”进一步渲染了秋海棠的哀怨情绪,仿佛它在无声地诉说着对季节更替的无奈和不舍。
“争如蚕泊牵愁绪,漫采燕脂渍薄绵”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秋海棠与蚕丝相联系,暗示其生命虽短暂却如同丝线般珍贵,同时以“燕脂”象征色彩与生命力,表达了即使在凋零之际,也试图保留最后一抹生机的愿望。
“别馆莓苔凝夕照,小窗风雨送华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伤的画面,夕阳下的莓苔、风雨中的小窗,以及流逝的岁月,共同构成了时间的印记,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背人开落成羞怯,肯傍青楼大道边”则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秋海棠宁愿独自开放,也不愿迎合世俗的追求,展现出其高洁的品质和独立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秋海棠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也蕴含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客至当饮酒,客去合如何。
人生无根蒂,何必客经过。
有客固当饮,无客饮自歌。
有客与无客,颓然同一科。
昔人秉烛游,正尔畏蹉跎。
粤余生多艰,一官剧奔波。
读书四十年,铁砚空研磨。
粝食岂有肉,菜羹或无鹾。
一衣递单夹,摺制屡舛讹。
六十始小遇,鬓毛已双皤。
屈指从心年,光阴苦无多。
酒虽非所嗜,不饮意不佳。
一盏助朝气,三杯养天和。
放浪风月夕,留连四时花。
以此毕吾生,无愧亦无嗟。
寻思百岁后,有酒如倾河。
一滴不入唇,谁见此颜酡。
作诗广前贤,闻者且勿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