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
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
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
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
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
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
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
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山间寺庙景象。首联“野庙知何代,山僧说魏公”以疑问和叙述的方式,引出庙宇的历史之谜,通过山僧的话语,暗示了庙宇与历史人物魏公的关联,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庄重的氛围。
颔联“人烟半村树,鸟语一溪风”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人烟”与“村树”的交织,以及“鸟语”与“溪风”的和谐共存,展现了山间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颈联“深草寺门古,夕阳归棹红”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与历史感。古寺门掩映在深草之中,夕阳下归舟的红色轮廓,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对比,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尾联“荒凉无可咏,独啸竹林中”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感慨。在荒凉与寂静中,诗人选择独自在竹林中长啸,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内心情感的释放,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间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以及诗人面对此景时的个人情感体验,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