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归雁急,山晚落花幽。
倚杖斜阳尽,攀条宿雨收。
青黏能却老,丹棘可忘忧。
日觉乾坤隘,谁言大九州。
春深归雁急,山晚落花幽。
倚杖斜阳尽,攀条宿雨收。
青黏能却老,丹棘可忘忧。
日觉乾坤隘,谁言大九州。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田间的生活景象,充满了田园诗意与哲理思考。
首联“春深归雁急,山晚落花幽”,以“归雁”和“落花”为意象,描绘出春天深时分,大雁南归的急切与山间傍晚时分,花朵凋零的宁静幽美,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
颔联“倚杖斜阳尽,攀条宿雨收”,通过“倚杖”、“斜阳”、“攀条”、“宿雨”等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独自在田间漫步的情景,夕阳西下,雨后初晴,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颈联“青黏能却老,丹棘可忘忧”,运用象征手法,将“青黏”(一种草药)和“丹棘”(红色的棘刺)比喻为延缓衰老和消除忧愁的良方,表达了诗人对健康长寿和心灵慰藉的向往。
尾联“日觉乾坤隘,谁言大九州”,诗人感慨于天地间的广阔与自己的渺小,表达了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不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丽景早春时。正花漏初迟。
东君出震,太和应物,恍惚中立丹基。
天风卦成随象,记合成□□□□□□□必相契。
三千六百火候,密运精微。
蒸入肌肤,嫩红潮颊,自然旧容生辉。情志。
鄙凡尘,瑶圃满眼,都看桃李。晴云万叠开异色。
灵光湛湛增秀逸。与道合。
真境丹房,随时沐浴,亦向朝夕。
傍阶红药,新梢翠竹,榭阁薰风静。
维神降岳,维熊占梦,姿仪玉聘。
金殿趋庭,禁严衣彩,寝门温凊。
是宗藩帝子,天潢宝牒,当神武、侍明廷。
为善先知最乐,咏诗书、存存成性。
亲师讲道,摛华挥藻,水云高兴。
一代荣观,觊尧显舜,古今难并。
看青华蕊简,松乔比寿,佐南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