溽暑欲成雨,密云犹在郊。
开窗挹凉飙,远山见林梢。
木叶已成阴,野鸟鸣啁啁。
镜静碧池湛,清冷无混淆。
会意纷万途,钱荷贯丛茭。
寂坐一堂上,默默神明交。
溽暑欲成雨,密云犹在郊。
开窗挹凉飙,远山见林梢。
木叶已成阴,野鸟鸣啁啁。
镜静碧池湛,清冷无混淆。
会意纷万途,钱荷贯丛茭。
寂坐一堂上,默默神明交。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开窗纳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溽暑欲成雨,密云犹在郊”描绘了夏日即将下雨的氛围,预示着一场清凉即将到来。接着,“开窗挹凉飙,远山见林梢”写出了打开窗户后感受到的凉爽之风和远处山峦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木叶已成阴,野鸟鸣啁啁”则进一步渲染了夏日傍晚的宁静,树叶遮蔽阳光形成阴影,野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而“镜静碧池湛,清冷无混淆”则以静谧的水池为喻,强调了环境的清冷与纯净,没有一丝杂乱。
最后,“会意纷万途,钱荷贯丛茭。寂坐一堂上,默默神明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真理的感悟。在一片寂静中,诗人似乎与万物相通,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和谐、宁静与自然美的美学理念。
汝南许文休,马磨自衣食。
但闻郡功曹,满世名籍籍。
渠命有显晦,非人作通塞。
秦氏多英俊,少游眉最白。
颇闻鸿雁行,笔皆万人敌。
吾早知有觏,而不知有觌。
少仪袖诗来,剖蚌珠的皪。
乃能持一镞,与我箭锋直。
自吾得此诗,三日卧向壁。
挽士不能寸,推去辄数尺。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