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泛》
《秋泛》全文
明 / 张家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秋水空明放木兰,潮平两岸坐来宽。

扬舲远引孤山鹤,垂钓翻疑七里滩。

芦苇月明时泛泛,烟波暝色共漫漫。

无端忽忆当年事,东海茫茫白浪寒。

(0)
鉴赏

这首《秋泛》由明代诗人张家珍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泛舟于水面的宁静画面。诗中以“秋水空明放木兰”开篇,巧妙地将“木兰”与“木兰舟”联系起来,既点明了泛舟的地点和工具,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接着,“潮平两岸坐来宽”,通过潮水的平缓,展现了宽阔的江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宽广。

“扬舲远引孤山鹤,垂钓翻疑七里滩。”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泛舟的情景。诗人乘船远行,仿佛引领着远处的孤山鹤一同飞翔;而垂钓的动作,则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雅士的悠闲生活,仿佛置身于七里滩的宁静之中,享受着自然的馈赠。

“芦苇月明时泛泛,烟波暝色共漫漫。”这两句则将视线转向夜晚的江面,月光洒在芦苇之上,泛起粼粼波光;夜幕降临,烟波与暮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迷人的夜景图。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无端忽忆当年事,东海茫茫白浪寒。”诗人突然回忆起往昔的经历,心中涌起一丝淡淡的哀愁。东海的白浪,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以及对过去岁月的怀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秋水的宁静心境,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张家珍
朝代:明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猜你喜欢

握金钗.和夔笙韵

湿翠偃盘陀,寒琼抱瑶草。暝蛙池上争道。

着处藏身即壶峤。波一剪,荡愁根,萍未老。

海色蓦烘屏,龙堂镜空晓。枕边山玉颓倒。

似听提壶唤春好。晴又雨,暖还寒,花怎料。

(0)

凤凰台上忆吹箫.钗,和姚二叔慈

髻趁盘鸦,妆催坠马,奁衣欲下还停。

有两枝龙凤,钿盒装成。

递向玉奴纤手,回皓腕、自插殷勤。

香盟负、簪边想坠,烛底敲频。销魂。

帘前溜也,又拾向裙边,七宝斜横。

傍檀郎茸帽,微印春痕。

昨夜粉蛾窥焰,还曾剔、一剪兰茎。

和伊画、梦余蕤枕,黯损鸾纹。

(0)

浣溪纱八阙·其八

夜雨空帘迥自愁。冲寒深巷隔红楼。

明妆销黯水沉柔。

钏响乍停银错落,烛凉初按钿箜篌。

朦胧影事忆从头。

(0)

浣溪纱八阙·其四

冷月空帘逗一丝。梦回刚是酒醒时。

人生那得不情痴。

记许心经为母诵,却凭眉砚写郎诗。

旧家风调自矜持。

(0)

沁园春.子大二十初度,同人会饮三雅亭,叠前韵·其二何维朴

跌宕程郎,其七如云,有笔如花。

正天中节后,命俦啸侣,幽亭一角,在水之涯。

四面荷香,双拳鹭小,已到江湖深处家。

蹲蹲舞,乍回头记我,二十年华。旗亭惯听琵琶。

问坠句何人护碧纱。

只而今落拓,臣狂谁及,识君慷慨,有酒何嗟。

雨过天苏,风来月醒,树杪遥山露髻丫。

凭阑望,怅芦花人远,扇影秋斜。

(0)

望江南·其七

江南忆,最忆早春前。

社燕晴衔飞絮影,纸鸢风扬落花天。白下梦如烟。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