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树含苍霭,春云散碧空。
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
暝树含苍霭,春云散碧空。
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首句“瞑树含苍霭”,暮色笼罩下的树木,被一层淡淡的青雾包裹着,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深邃的氛围。接着,“春云散碧空”,春天的云朵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散,展现出一片清新与广阔。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又突出了静谧的意境。
后两句“如何幽涧鸟,啼向月明中”,则将视角转向了山涧中的小鸟,它们在明亮的月光下啼叫,声音清脆悦耳,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和谐统一。这里的“幽涧鸟”不仅指具体的生物,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灵在宁静夜晚的自由与欢愉,与前两句的景象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世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
东君新用少阳时,正月群阴老未归。
千里雪花铺夜景,数声雷鼓作春威。
欲开桃李嗟寒勒,尚蛰龙蛇恨力微。
一挫芳菲一惊物,惘然无处问天机。
李唐韩吏部,矫矫文宗师。
立言作诸箴,励世亦自规。
游箴警惰废,事业终光辉。
言箴慎嗫嗫,张口触祸机。
行箴死所守,于义无乖违。
好恶不悖理,戒或私是非。
知名惧浮实,动主嫌怨随。
五者日践履,要以君子归。
与可知道粹,期至严奥窥。
诵已记所志,砻石镌其辞。
俾之揭堂上,使后亦忽隳。
夫人贵且富,非得强自为。
入贤去不肖,在己不在时。
希韩亦韩徒,中道无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