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仁晓禅师竹簟》
《赠仁晓禅师竹簟》全文
宋 / 曹修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翠筠织簟寄禅斋,半夜秋从枕底来。

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捲却暑天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rénxiǎochánshīzhúdiàn
sòng / cáoxiū

cuìyúnzhīdiànchánzhāibànqiūcóngzhěnlái

ruòshírénwèndàoliángtiānjuànquèshǔtiānkāi

翻译
青翠的竹篾编成的席子,被送到禅房中使用,
夜晚的凉意仿佛从枕头下悄悄涌来。
注释
翠筠:青翠的竹子。
织簟:编织竹席。
禅斋:禅房,修行者的静室。
半夜:深夜。
秋:秋天。
枕底:枕头下面。
若也:如果有人。
此时:现在这个时候。
人问道:有人询问。
凉天:清凉的天气。
捲却:驱散。
暑天:炎热的夏天。
开:开启,这里指凉意带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修睦赠予仁晓禅师的作品,以竹簟为媒介,表达了对禅师清凉生活的赞美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悟。首句“翠筠织簟寄禅斋”描绘了精致的竹席被精心编织,送到禅师的静修之处,体现了僧人的简朴生活和诗人对其修行环境的敬意。次句“半夜秋从枕底来”,通过深夜秋意透过竹席渗透到枕边,暗示了禅师在静夜中感受到的自然之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后两句“若也此时人问道,凉天捲却暑天开”进一步深化主题,如果有人问及此时的感受,诗人会告诉他们,这股凉意仿佛驱散了炎热,象征着禅师的心境如同秋天般清新,将夏日的烦热一扫而空。整首诗寓情于物,借竹簟抒发了对禅师超然物外、心境清凉的赞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体悟。

作者介绍

曹修睦
朝代:宋   字:公臣   籍贯:建安(今福建建瓯)   生辰:987—1046年

曹修睦(987—1046年) ,字公臣,曹修古弟,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景佑(1034~1038年)间知泉州。终于家,年六十。卒后,蔡襄为撰《尚书司封员外郎曹公墓志铭》,收录于《端明集·卷38》。
猜你喜欢

看柳

浅塘低竹小坭村,黄土墙扃白板门。

望见西头杨柳树,行人都讶是桃源。

(0)

答王按治求乃翁挽四绝·其四吴山寿藏

山隐一抔土,人思百代传。

无穷身后事,未若子孙贤。

(0)

和刘柴桑寄袁道见怀一峰之意

当年台城会,执手多踟蹰。

四海一为别,寒暑逝不居。

远意属罗浮,举头望匡庐。

胡然金牛谷,奄忽成丘墟。

蜕骨归复土,灵衿存为畬。

庶几百代下,攀驾以忘劬。

袁侯西江英,好德眼中无。

尺素每欲近,十年不作疏。

磨剑患不快,快则随所须。

永愿磨此心,恢恢快剑如。

(0)

洪都四景·其三东湖夜月

湖水漫漫烟雾生,人间万籁寂无声。

独留一片秋空月,照见波心彻底清。

(0)

成化元年二月四日早在浙藩官廨得驿报使者赍敕旨进予复官都台统师征两广先一日与二三知己游西湖晚归醉卧惊觉闻此感而有赋因以自警不计其辞之俚也

晓鸡声里酒初醒,忽报天书到驿亭。

妻子惊闻犹未信,宾僚迎候已无停。

投閒自儗终衰朽,任重谁期荷宠灵。

从此湖山又无分,且将勤苦答朝廷。

(0)

贺黄侍郎

高年就养值生辰,千载光荣萃一门。

满座公卿齐再拜,独披冠服受双尊。

也知祖考平生德,真是君王旷世恩。

愧我有亲如不得,醉归惆怅几销魂。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