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
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
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应识取、清音无滓。
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问褦襶、谁知此。
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
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堪听也、须辨巢由耳。
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
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
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应识取、清音无滓。
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问褦襶、谁知此。
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
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堪听也、须辨巢由耳。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簇水·听蝉》描绘了夏日午后清凉静谧的景象。"夏木千草,草亭长昼请如水",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写出树木茂盛、草色如水的宁静画面,暗示时间仿佛停滞在这一片清凉之中。"小窗高枕,回午梦、有声堪喜",通过窗户和高枕,展现出主人公在午睡中被蝉鸣唤醒的惬意,蝉声成为一种悦耳的惊喜。
"无限风思露想,缥缈青天里",诗人借蝉声引发出对远方和想象的联想,将听觉感受与心灵的飘渺相融合。"应识取、清音无滓",强调蝉鸣的纯净,没有杂质,如同清泉般透彻。
"作复止,仿佛是、迎凉送暑",蝉鸣的起落如同自然的节奏,既迎接夏日的凉意,又送走炎热。"问褦襶、谁知此",诗人向蝉提问,谁能真正理解这清凉的含义?
"蛙喧鹂巧,论鼓吹、难君似",将蝉鸣与蛙鸣、鸟叫相比较,认为蝉的鸣声更为动听。"况是居高声远,不籍秋风起",进一步赞美蝉鸣来自高处,声音悠远,无需借助秋风也能传播。
最后,诗人感慨道:"堪听也、须辨巢由耳",意思是只有像巢父、许由那样超脱尘世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到这来自自然的美妙乐章。整首诗以蝉鸣为线索,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赏。
见说琼楼忒煞寒,云衣特地护霄端。
也应齿发十分老,自是嫦娥一笑难。
此夜不妨留客醉,明年未卜共谁看。
归与丘壑无穷趣,何惜相从乐且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