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卿匕首渐离筑,诸侯宾客一时哭。
筑声总为故人悲,下报知交擿不迟。
白首相要在一死,缟冠相送未多时。
生劫宁因燕太子,深雠多为樊于期。
风雨萧萧生易水,一歌直与招魂似。
吾家渐离应与俱,彼竖舞阳安用此。
亦知此去事无成,争奈田光一死轻。
剑术虽工亦何益,丈夫原不为功名。
荆卿匕首渐离筑,诸侯宾客一时哭。
筑声总为故人悲,下报知交擿不迟。
白首相要在一死,缟冠相送未多时。
生劫宁因燕太子,深雠多为樊于期。
风雨萧萧生易水,一歌直与招魂似。
吾家渐离应与俱,彼竖舞阳安用此。
亦知此去事无成,争奈田光一死轻。
剑术虽工亦何益,丈夫原不为功名。
这首《易水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和对友情的深刻理解。
诗中开篇“荆卿匕首渐离筑,诸侯宾客一时哭”,以荆轲的匕首和高渐离的筑作为象征,描绘了荆轲临行前的场景,诸侯宾客的哭泣表达了对荆轲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接着,“筑声总为故人悲,下报知交擿不迟”进一步强调了荆轲对故人的深情和对知交的承诺,即使面对死亡,也要完成对朋友的报答。
“白首相要在一死,缟冠相送未多时”则表现了荆轲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尽管“生劫宁因燕太子,深雠多为樊于期”,荆轲选择牺牲自己来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同时也为了替樊于期复仇,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正义的追求。
“风雨萧萧生易水,一歌直与招魂似”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壮的氛围,与荆轲的壮烈行为形成呼应。最后,“吾家渐离应与俱,彼竖舞阳安用此”表达了对高渐离的惋惜,认为像舞阳这样的小人不配拥有荆轲的壮举。而“亦知此去事无成,争奈田光一死轻”则流露出对荆轲命运的无奈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再现,不仅展现了荆轲及其同伴的英勇与豪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忠诚、牺牲精神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