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一线出天都,两汉高风旷代无。
帝座暂来居士迹,云台终少客星图。
祇缘秉性娱山水,不为逃名隐钓屠。
试问垂竿何处所,凌空峭壁望模糊。
桐江一线出天都,两汉高风旷代无。
帝座暂来居士迹,云台终少客星图。
祇缘秉性娱山水,不为逃名隐钓屠。
试问垂竿何处所,凌空峭壁望模糊。
这首清代诗人吴应莲的《过严陵钓台》描绘了桐江上严子陵钓台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严子陵的敬仰和对其隐逸生活的感慨。首句“桐江一线出天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水从天都山中流淌而出的画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次句“两汉高风旷代无”则赞美了严子陵坚守节操、不慕荣华的高尚品格,超越了两汉时代的典型。
“帝座暂来居士迹”暗示严子陵曾短暂离开隐居生活,接受过皇帝的邀请,但很快又回归山水之间,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云台终少客星图”进一步强调了严子陵并未在朝廷中留下显赫的官位,而是如星辰般在民间闪耀。
“祇缘秉性娱山水,不为逃名隐钓屠”直接表达了对严子陵选择隐居生活的赞赏,他并非逃避名声,而是出于本性喜好山水,享受自然的乐趣。
最后,“试问垂竿何处所,凌空峭壁望模糊”以疑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想象严子陵垂钓的具体场景,那是在高耸入云的峭壁之上,身影已模糊不清,更增添了神秘与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严陵钓台的描绘,赞扬了严子陵的人格魅力和隐逸精神,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