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三城里,羁愁不可言。
香须薰宋玉,丝欲绣平原。
座逼千金寿,家悬一饭恩。
长裾经岁典,谁道曳朱门。
秋至三城里,羁愁不可言。
香须薰宋玉,丝欲绣平原。
座逼千金寿,家悬一饭恩。
长裾经岁典,谁道曳朱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子升在明末清初时期创作的《感秋四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秋天的到来,引发诗人的羁旅之愁,难以言表。诗人以“香须薰宋玉”和“丝欲绣平原”来比喻内心的愁绪,形象生动。接着,通过“座逼千金寿,家悬一饭恩”,表达了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感恩之情。最后,“长裾经岁典,谁道曳朱门”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
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敢恨新居僻,深怀故国尊。
耕耘得遗物,版筑尚颓垣。
溪隔城南寺,崖通市北门。
他时如访我,但认语音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