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
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
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
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
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
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
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
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
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
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
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
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
周览故时居,愐见松菊存。
故侣未易招,且自置肴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行的场景和心境。开篇“驱车出吾庐,落月犹在树”,通过夜晚还未离去的明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情氛。在这宁静的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出行的意图,“我行欲何之,所以河源去。”这里“河源”不仅是实际的目的地,也象征着远离尘嚣、寻求心灵净土的愿望。
随后几句“去去益以远,炯炯不可论。群语车铎间,尚想儿女喧”,通过对远行和家人之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离愁和对家庭温暖的留恋。接着,“稍涉原上路,渐见柳下村。雾草结宿露,风林散朝暾。”这些句子以鲜明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情感体验,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淡淡哀愁。
“悠悠望蘧庐,我仆欣载奔”,这里“悠悠”二字传递出一种无尽的眷恋之情,“我仆欣载奔”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向往。诗人通过比较昔日与今日的心境,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感慨,“昔出日在毕,今出壁中昏。昔如水上鸥,今如槛中猿。”这两句不仅是对环境的变化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转变。
最后几句“所忧负平生,岂但感寒暄。明济十里黄,漪漪见淇园。晚投伯氏廨,拓落复何言。”表达了诗人对一生牵挂和忧虑的深刻体会,以及对现实环境的无奈接受。通过“晚投伯氏廨”这一具体行迹,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远而深长,透露出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笺麻卷素积老屋,中山卯君供不足。
翁因兴到墨怒飞,决水驱山置横幅。
洞庭微茫三峡险,苍梧云重衡湘掩。
静听深竹有猿声,直上长空散鸦点。
九州一尘滴笔端,营丘洪谷优劣难。
出奇变幻意无尽,妙处归宿臻幽闲。
临流结宇柴门现,下入山光波淀淀。
石林回转凡几重,小径蛇踪飘似线。
百年绢素完无坏,欲购空囊思举债。
胸中尘秽洗尽空,饱歠藜羹长看画。
晚钟流岩壑,寻声经叠嶂。
重游二十年,云山故无恙。
来登四宜堂,聊此息筇杖。
老桂渐凋残,吾生岂强壮。
凭轩送远目,百里纳清旷。
晴雪漫陂陀,香风透屏障。
花影连湖光,夕阳摇滉漾。
俄顷寒烟凝,岚岭换形相。
夜投还元阁,高枕鸟巢上。
风雨惊梦魂,松涛入纸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