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周柱史出函关,岂有根株可据蟠。
但见名刊党碑内,可曾身在属车间。
老尤怕血斤边指,春不能朱镜里颜。
谁道先生浑懒去,巾车检校别村还。
免周柱史出函关,岂有根株可据蟠。
但见名刊党碑内,可曾身在属车间。
老尤怕血斤边指,春不能朱镜里颜。
谁道先生浑懒去,巾车检校别村还。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豪放词风格。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对周柱史和老尤两个人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壮举和忠诚品质的赞美之情。
“免周柱史出函关”一句,直接点出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周柱史,他曾在战乱中英勇地冲出函关,这里用来映衬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紧接着,“岂有根株可据蟠”则是说寻找像周柱史这样的人物,似乎无处可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向往和怀念。
“但见名刊党碑内,可曾身在属车间”两句,则转向老尤,通过老尤之名刻在碑文中,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可曾身在属车间”则是想象自己也能亲历那段辉煌岁月,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无限憧憬。
“老尤怕血斤边指”一句,描绘出老尤面对战场上的生死考验时的英勇姿态。这里的“血斤”,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残酷与老尤的坚毅。而“春不能朱镜里颜”则是说即使到了春天,美好的季节,也无法在磨损的铜镜中映出光彩,这里的“朱镜”暗喻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荣辱的变迁。
最后两句,“谁道先生浑懒去,巾车检校别村还”,则是诗人对待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反思。这里的“先生”指代诗人自称,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而“巾车检校别村还”则是在说即使远离了尘嚣,去到其他地方寻找内心的宁静。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赞颂和个人的自我反思,表达了一种对于英雄气概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时的超然态度。
知君归去心,已逐秋风起。
明发登太行,远将望汾水。
蔼蔼白云下,吾亲正居此。
拜庆曷为荣,新除一官美。
舟中逢献岁,风雨送馀寒。
推年增渐老,永怀殊鲜欢。
江边无车马,鉴里对衣冠。
孺人相庆拜,共坐列杯盘。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饮酒复先醉,颇觉量不宽。
岸梅欲破萼,野水微生澜。
来者即为新,过者故为残。
何言昨日趣,乃作去年观。
时节未变易,人世良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