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其七》
《咏怀·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

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

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

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

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

(0)
鉴赏

这首诗《咏怀(其七)》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对比与冲突,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

首句“兰丛盛枳棘,凤穴邻鸱鸮”运用了强烈的对比手法,将兰花丛中的荆棘和凤凰栖息地旁的猫头鹰并置,象征着美好与丑恶、高洁与低俗并存于世间的现实。接着,“利害日相摩,金石为之焦”进一步强调了世间利益与危害的对立,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会因冲突而受损。

“仲尼探虎口,蹠也方矜骄”引用孔子与盗跖的故事,表达了对道德与邪恶之间斗争的思考。孔子勇敢地面对危险,而盗跖则自满自得。接下来,“仁义为盗积,天下谁宗尧”指出仁义被不法之徒利用,导致社会道德沦丧,无人再尊崇古代圣王尧的德行。

“驱车以放志,言观东海潮”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真理的决心,通过观察大海的潮汐来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启示。接下来的“波涛飞雪山,河汉垂天桥”描绘了壮观的海景,波浪翻滚如同雪山飞舞,银河仿佛悬挂在天际的桥梁,营造出宏大的自然景象。

“蛟龙隐文章,尾闾水潜消”则以蛟龙藏匿于深海,尾闾处的水流逐渐消失,象征着隐藏的力量与自然界的循环。最后,“宁无百尺丝,吞饵惟游鲦”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应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就像游动的鲦鱼,即使吞食诱饵,也能保持自我。

“白云来何迟,俯仰托长谣”以白云的缓慢飘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内心的沉思,通过吟唱长歌来寄托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与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赋斯旭侄古铜香奁

香奁制古暗尘霾,吟袖摩挲秀润开。

翠蚀螭文迷岁代,金销龙篆杂云雷。

华堂秋暖凝鸡舌,燕寝霜寒压麝煤。

最爱酒醒残月候,澹烟斜缕伴琴台。

(0)

六歌·其一

有客还故都,鬓发秋萧疏。

微名弃敝屣,薄业荷长锄。

亲朋老来尽,庐屋乱中除。

呜呼恸幽戚,行行重踟蹰。

(0)

送张茂异游江浙

装束行行天一涯,古来浙郡最繁华。

西湖看雨船如屋,南市游春酒当茶。

孔雀花阶苏小墓,胡瓶白塔赵王家。

人生到处堪为乐,莫感离情起叹嗟。

(0)

杂兴四首寄芳洲·其二

世故年来阅已深,万方覆却不惊心。

莫嫌叔夜未忘锻,自是渊明偶有琴。

衣食未妨依马磨,文章何必衒鸡林。

人生留得青青鬓,莫遣吴霜取次侵。

(0)

卜居石虎岭四首·其二

乡邻皆朴实,同调有钟期。

卜宅斯为善,躬耕尚未迟。

嘉禾盈绿野,春水足黄陂。

虎岭饶风月,他年啸傲宜。

(0)

暮春客感

酒醒危楼夜,寒灯独可亲。

无知关塞月,偏照别离人。

往事随流水,新愁寄暮春。

有情应有恨,此恨渺无垠。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