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间草屋,傍桃花西塞,一叶扁舟荡云海。
便绿蓑青笠,也胜朝衣,刚成就、范蠡严光一派。
得鱼闲换酒,状似松鲈,莫被江城达官买。
貌取鹭鸶容,月下收筒,凭歌舞、芦花世界。
更著个、樵青与煎茶,扫淡墨轻烟,水边竹外。
三间草屋,傍桃花西塞,一叶扁舟荡云海。
便绿蓑青笠,也胜朝衣,刚成就、范蠡严光一派。
得鱼闲换酒,状似松鲈,莫被江城达官买。
貌取鹭鸶容,月下收筒,凭歌舞、芦花世界。
更著个、樵青与煎茶,扫淡墨轻烟,水边竹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隐逸的画面,以石谷画的《渔乐图》为背景,引用了张子同的《渔父词》中的意境。诗人首先赞美了三间简朴的草屋坐落在桃花盛开的西塞,旁边是悠然自得的扁舟在云海中荡漾,暗示出渔夫的生活方式。他选择过着绿蓑青笠的渔夫生活,比起繁复的朝服,更向往范蠡和严光那样的隐逸之风。
接着,诗人强调渔夫悠闲地钓得鱼后换酒,享受如同松鲈般的简单乐趣,不愿被江城达官贵人所打扰。他的形象清高,如鹭鸶般洁白无瑕,夜晚在月光下收网,沉浸在芦花飘飞的世界里,过着与世无争的渔夫生活。
最后,诗人提到身边有砍柴的青年相伴,一同品茗,挥毫泼墨,享受水边竹外的清淡生活,体现了他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渔夫生活的理想化描绘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