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匹马似终童,万里长征逐塞鸿。
只有文章随漠北,更无妻子恋江东。
荒城远挂秋原上,羌笛频吹野碛中。
努力扶摇抟健翮,黄泉犹得慰而翁。
短衣匹马似终童,万里长征逐塞鸿。
只有文章随漠北,更无妻子恋江东。
荒城远挂秋原上,羌笛频吹野碛中。
努力扶摇抟健翮,黄泉犹得慰而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壮士离别的情景,充满了豪情与悲壮。首句“短衣匹马似终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壮士的外在形象,短衣匹马,仿佛是古代的游侠,充满了不羁与自由。接着,“万里长征逐塞鸿”一句,将壮士的行踪扩展至辽阔的边疆,与飞鸿并肩,象征着壮士的勇往直前和对远方的向往。
“只有文章随漠北,更无妻子恋江东。”这两句转折,一方面表达了壮士对学问和事业的执着追求,即使身在边疆,心中仍怀揣着文学的梦想;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家庭的思念,但这种思念并未成为他前行的羁绊,显示出壮士坚韧不拔的性格。
“荒城远挂秋原上,羌笛频吹野碛中。”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荒城、秋原、羌笛、野碛,构成了一幅边塞特有的画面,既展现了壮士离别的背景,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孤独。
“努力扶摇抟健翮,黄泉犹得慰而翁。”最后两句,表达了壮士的决心与信念。他决心像展翅高飞的雄鹰一样,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努力奋斗,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有一天离开人世,他也希望能在黄泉之下得到家人的慰藉,体现了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壮士形象的刻画和边塞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壮士的豪情壮志、对知识的追求、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对未来坚定的信念,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哲理思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