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一抹青山,枕上几竿红日。
任人载酒来过,累月科头不出。
檐前一抹青山,枕上几竿红日。
任人载酒来过,累月科头不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在。
首句“檐前一抹青山”,以简练之笔勾勒出远处山峦的轮廓,给人以开阔之感,仿佛那抹青山就在眼前,却又遥不可及,引人遐想。接着,“枕上几竿红日”一句,将视角拉近,描绘了晨光初照的情景,几根竹竿在朝阳下投射出长长的影子,既温馨又富有生机,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任人载酒来过,累月科头不出。”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说,尽管外界有人带着美酒前来探访,但这位隐士却长时间地闭门谢客,不为外物所动,独自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独立与纯净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和的精神境界,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文史承家学,冠裳继世英。
壮年方识面,少日已知名。
气岸平山峻,风神晋水清。
昂藏鹍独舞,奋迅鹄高横。
受职初分歙,催储暂过京。
捧邮频速驿,劝稼复观耕。
岂拟桓温喜,终令凿齿迎。
连枝依地主,同气得春卿。
常棣诗重咏,埙篪韵互鸣。
茱萸偕九日,风雨会彭城。
共被何留恋,朋簪况合并。
两都游宦意,十载别离情。
旧念通家谊,新开煖社盟。
我行应是弟,君齿合居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