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其三》
《四时绝句寄题皆山轩·其三》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屋外青山画不如,屋头高树影扶疏。

晚来宾退轩窗静,一榻秋声夜读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以“屋外青山画不如”开篇,将远处的青山比作画中之景,却更胜一筹,暗示了自然之美难以被艺术完全捕捉。接着,“屋头高树影扶疏”一句,通过描绘屋前高大树木的枝叶繁茂,营造出一种幽静与生机并存的氛围。

“晚来宾退轩窗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傍晚时分,客人离去,轩窗内外一片寂静,为接下来的活动提供了理想的背景。最后,“一榻秋声夜读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书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夜晚,坐在榻上,伴随着秋日特有的声音,沉浸在书海之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苏君禹观察抵武林以手札诗扇附李参知见寄且劝驾北上意甚惓惓感事赋答二首·其一

论文曾驻木兰舠,按部长怀使者劳。

岂谓青衿还绛帐,尚从黄绶问绨袍。

书传大禹千秋穴,赋涌灵胥八月涛。

不是輶轩频顾盼,桐君山色为谁高。

(0)

别李季宣

万里澄江片月虚,故人相望转踟蹰。

寒星欲堕张华剑,远道仍驱孟博车。

独夜鱼龙京口梦,高秋鸿雁广陵书。

花时好订吴天约,题遍楼台四百馀。

(0)

南归留别无美文父茂权二首·其一

落日长安涕泗流,飞扬谁信五陵游。

中原彩笔犹天地,故国寒槎自斗牛。

抱璞已甘和氏刖,凌云无奈长卿愁。

南归是处山堪卧,敧枕严陵万叠秋。

(0)

余为五岳之怀旧矣丙子冬将以计偕北上适少参王公自秦中过访为余剧谈莲花玉女之胜且出诸登览作见示恍然如曳杖从公游憩太华绝顶者不胜飞动之思辄赋七言律四章·其三

片片青霞屐底移,半空岩壑转逶迤。

悲风万里来三蜀,落日遥天断九疑。

渭水秋光犹殿阁,昆池寒影自旌旗。

狂来健翮飞扬甚,翘首宁论谒帝迟。

(0)

李环卫惟寅

京洛逢君解佩刀,翩翩人识凤凰毛。

歌残白雪瑶华在,梦倚青云玉树高。

故国深秋淮甸雨,归心寒月海门涛。

江鱼塞雁能相忆,莫滞西堂五色毫。

(0)

诘朝雪不解再柬永叔黄门二十四韵并邀同赋

密霰三冬集,玄云四望同。

迷漫屯巨壑,浩荡布长空。

拂曙光交映,连宵势倍雄。

廉纤时杂雾,淅沥暗随风。

漠漠缘堤厚,霏霏入堑融。

重阴浮海岱,积素晕河嵩。

拟絮情殊惬,探梅思未穷。

冻埋深浦竹,寒折大江枫。

远渚拳饥鹭,荒陂匿断鸿。

貂残秦塞上,鹢返越溪东。

沾湿全妨舵,倾敧半压篷。

群呼怜榜竖,独钓羡渔翁。

爨拥孤烟白,炉煨宿火红。

衾裯屏障外,几簟画图中。

翠管徐闻笛,冰弦骤拂桐。

褰帘珠错落,振佩玉笼葱。

石鼎龙涎汎,瓷瓯雀舌镕。

锦袍狂太白,彩笔粲文通。

飞动昭阳燕,翩褼洛水鸿。

轻盈团粉颊,绰约腻酥胸。

握麈神先王,持螯兴愈洪。

登仙宁有道,中圣自无功。

流徵传词客,清商奏乐童。

君看白雪赋,万古孝王宫。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