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亭通枍诣,石路接堂皇。
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
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
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
水亭通枍诣,石路接堂皇。
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
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
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神仙世界憧憬的色彩。开篇“水亭通枅诣,石路接堂皇”两句,通过对水亭与石路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庄严的氛围,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着,“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物无需人为选择和安排的态度,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这里的“野花”和“旅竹”,都是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没有经过人工栽培,但却自有其美,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尊重。
第三句“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通过描写早晨鸟儿的惊飞和蝉虫的鸣叫,传达了一种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时间似乎在这里停滞,给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感受。
最后,“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两句,则是对仙界宴会的一种描绘。诗中提到的“金殿”,象征着一个高贵而又神秘的地方;“亟奉瑶池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样的宴席的急切期盼,似乎在邀请读者共同体验那种超凡脱俗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
水国云乡,冰魂雪魄,朝来新领春还。
便未怕、天暄蜂蝶,笛转羌蛮。
一树垂云似画,香暗暗、白浅红班。
东风外,清新雪月,潇洒溪山。
应是飞琼弄玉,天不管、年年谪向人间。
占芳事,铅华一洗,红叶俱残。
多少烟愁雨恨,空脉脉、意远情闲。
无人见,翠袖倚竹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