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种多疚,中岁相侵寻。
病久更惜日,观时感慨深。
感慨千里外,杳杳怀同心。
奋袂欲策蹇,乘风凌高岑。
望望不可即,潸然涕沾襟。
少年种多疚,中岁相侵寻。
病久更惜日,观时感慨深。
感慨千里外,杳杳怀同心。
奋袂欲策蹇,乘风凌高岑。
望望不可即,潸然涕沾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杂诗二十二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之情。
首句“少年种多疚,中岁相侵寻”描绘了从少年到中年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艰辛与挫折。接着,“病久更惜日,观时感慨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病痛让诗人更加珍惜每一刻,同时也对时间的流逝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感慨千里外,杳杳怀同心”一句,诗人将个人的情感扩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表达了对远方知己的深切怀念。即使相隔千里,心中的那份情感却如同近在咫尺。
最后,“奋袂欲策蹇,乘风凌高岑。望望不可即,潸然涕沾襟”展现了诗人想要超越现实限制,与远方的朋友相聚的渴望。然而,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一愿望只能化为泪水,滴落在衣襟上,表达了一种无法言说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