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谢安枕,朅来历荒徼。
边声横赵朔,代马腾秋草。
九塞张武军,三关羽书少。
疲禽息故林,赪鱼遵幽沼。
日归荒丘迟,寒向戍楼早。
白杨兴悲风,石虎横周道。
千秋胡敢言,生平当自保。
将陈乞骸章,田间以终老。
嗟予谢安枕,朅来历荒徼。
边声横赵朔,代马腾秋草。
九塞张武军,三关羽书少。
疲禽息故林,赪鱼遵幽沼。
日归荒丘迟,寒向戍楼早。
白杨兴悲风,石虎横周道。
千秋胡敢言,生平当自保。
将陈乞骸章,田间以终老。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戍赵归思》。诗中描绘了诗人从边疆归来,内心充满复杂情感的场景。
首句“嗟予谢安枕,朅来历荒徼”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边疆生活的感慨与怀念,仿佛在说:“我叹息着离开那如同谢安般安逸的枕席,经历了边疆那荒凉遥远的地方。”这里运用了典故,谢安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常被用来形容安逸的生活或官场的舒适。
接着,“边声横赵朔,代马腾秋草”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边声是指边地特有的声音,赵朔则是指赵国的北部边疆,这里借指边疆之地。代马指的是北方草原上的马,秋草则暗示季节的更替,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辽阔而苍凉的感觉。
“九塞张武军,三关羽书少”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军事防御与历史人物关羽的关联。九塞指的是古代连接中原与边疆的九个重要关塞,张武军可能是指加强边防的军队部署。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忠义的象征,这里的“书少”可能暗指关于关羽事迹的记载较少,或是对关羽精神的向往与追寻。
“疲禽息故林,赪鱼遵幽沼”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物回归故乡的情景,疲倦的鸟儿回到熟悉的树林休息,红色的鱼儿游向深邃的池塘,这些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归乡的渴望与宁静。
“日归荒丘迟,寒向戍楼早”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日复一日地期待着归家的日子,但又不得不面对荒凉的墓地和早起守卫边疆的戍楼,体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边疆责任的坚守之间的冲突。
“白杨兴悲风,石虎横周道”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白杨树在悲风中摇曳,石虎(一种兽类)横卧在道路上,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肃穆的氛围。
最后,“千秋胡敢言,生平当自保。将陈乞骸章,田间以终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与决心,即使面对千年的历史变迁,也要坚守自我,准备上奏请求退休,回到田园生活,享受晚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归家的强烈渴望,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的思考。
卫律言轻,阿云情重,几许消磨肠断。
栖幽北海,望极南云,生死寸心不乱。
雁足传书,羊头酬节,凄其河梁归晚。
叹朔风毳幕,寒沙衰草,牧羝人远。
却细看、垂宇名高,悬腰印小,凝想镌华真面。
文龟娴雅,土象斑斓,不尽玉怜金怨。
翠羽吟珍,赤刀图宝,从今词林赏遍。
且开奁、双武齐扬,欢揉倦眼。
霞色千星,黄梅过,依稀杏花春雨。
倦枕乍羞,中酒微酣,勾引蝶儿娇舞。
宛然珠彩攒心髻,茜裙皱、定留仙去。
脸潮向,香瘢动了,个侬知否。杂组分明剪处。
笼做月华圆,碎黏珊树。
淡里艳妆,错落玲珑,和合一团心绪。
汉阳宫外三郎醉,仿新样,大唐新语。
描绣谱,催它早拈绛缕。
银灰线。乍出水、一碗香云漩。
条条小榨抽丝,红撒椒痕星点。
春山细笋,纤玉手、并刀截千片。
笑仙人、好煮青精,上清无此嘉馔。
回念碎白娇红,花开候、山城四野都遍。
儗学农家勤收拾,何处聘蛮姬主爨。
成都市、今提酒榼,好风味,长寻福建馆。
准坡仙、茗例佳人,二乔名字亲唤。
银河泻地,似钱王万弩射江潮。
十二巫云尽墨,谁念楚鬟娇。
又似轻兵出塞,渡冰河、铁马晚萧萧。
甚岸巾危坐,两行宫烛,红影不胜摇。
可是花奴圣手,撒明珠、万斛打芭蕉。
一霎红檐声细,慢酒滴春槽。
料得秦娥今夜,倚髹屏、玉箸湿鲛绡。
自那回别后,凤楼寒重,朱唇不暖旧时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