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一首》
《感事一首》全文
明 / 曹于汴   形式: 古风

外吏五十三,内吏二十一。

一朝下徵书,趋蹡依红日。

朝绅为结绶,勖哉勉为臣。

年馀综核审,试罢官僚分。

浃岁忽喧动,部曹奉俞纶。

皇恩自浩荡,忘久秪成忻。

余犹在寥廓,应非终沉沦。

羁栖二三载,胡不事明君。

胡不环膝下,以奉暮年亲。

亲年日以迈,臣力日以迍。

力为君王惜,年为老亲珍。

年力如可驻,疾徐何足论。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曹于汴所作的《感事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家庭责任的深思。

首句“外吏五十三,内吏二十一”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的漫长任期,外吏与内吏的数字对比,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繁重。接着,“一朝下徵书,趋蹡依红日”描述了接到调令时的匆忙与紧张,仿佛太阳般耀眼的官场生活即将改变。

“朝绅为结绶,勖哉勉为臣”则体现了诗人对官职的尊重与责任感,同时强调了作为臣子的自我勉励。接下来的“年馀综核审,试罢官僚分”表明了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审慎处理和公正评价,以及对官员的考核与分类。

“浃岁忽喧动,部曹奉俞纶”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官场的变动,部曹们按照上级的指示行事。随后,“皇恩自浩荡,忘久秪成忻”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恩典的感激之情,尽管长时间的官场生涯已让他感到疲惫,但这份恩典带来的喜悦却是无法忽视的。

“余犹在寥廓,应非终沉沦”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但他坚信自己不会就此沉沦。接下来的“羁栖二三载,胡不事明君”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施展才华的遗憾,同时也渴望能侍奉明君。

“胡不环膝下,以奉暮年亲”则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希望能在晚年陪伴在亲人身边。然而,“亲年日以迈,臣力日以迍”揭示了随着父母年岁渐长,诗人却因官场事务而难以抽身的困境。

最后,“力为君王惜,年为老亲珍。年力如可驻,疾徐何足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家庭的双重责任,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他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够长久地为君王效力,为老去的亲人珍惜时光。即使时间无法停留,他也愿意接受生活的节奏,因为这是他对国家与家庭的承诺与奉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官场生涯的感慨,也有对家庭责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曹于汴
朝代:明

曹于汴,字自梁,一字贞予,解州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人。明代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进士。以淮安推官徵授刑科左、右给事中,转吏科给事中,遇事敢言。擢太常少卿。光宗时,转大理少卿。熹宗立,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主京察,进吏部右侍郎。力抉善类,为魏忠贤所斥。崇祯初,拜左都御史,振顿宪规。他平生制行高洁,风节凛然。荆著有《仰节堂集》十四卷,与《共发编》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崇祯七年(1634年)卒,年77岁。赠太子太保。
猜你喜欢

挽曾国葆联

秀才肩半壁东南,方期百战功成,挽回劫运;

君家号一门忠孝,不料三河痛定,复陨台星。

(0)

挽左宗棠联

盛业佐中兴,经济独优,四履有元勋辙迹;

大星归上界,英灵不昧,九州拜丞相祠堂。

(0)

太白楼联

诗酒神仙,天自梦中传彩笔;

楼台花月,人从江上拜宫袍。

(0)

贺孙子翼母70寿联

介寿献西母蟠桃,一千岁花,二千岁实;

忘忧羡北堂萱草,四十年苦,三十年甘。

(0)

颜氏祠堂联

馨香分郭外之田,夕膳晨馐,讵敢作拾尘野祭;

展拜守家中之训,左昭右穆,何须翻争坐名书。

(0)

韬光观海诵芬阁联

岭树湖云沉足底;江潮海日上眉端。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