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户怜清影,循除拥敝裘。
霜寒方午夜,月色似中秋。
丹桂何常有,姮娥为我留。
竹阴如壁画,更助眼前幽。
出户怜清影,循除拥敝裘。
霜寒方午夜,月色似中秋。
丹桂何常有,姮娥为我留。
竹阴如壁画,更助眼前幽。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景象,诗人孔平仲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清冷与月光的柔和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出户怜清影”,诗人走出户外,欣赏着月光下自己的身影,流露出对这份宁静与纯净的怜爱之情。接着,“循除拥敝裘”一句,描述了诗人沿着台阶缓缓而行,身披破旧的裘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
“霜寒方午夜,月色似中秋。”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午夜的寒冷与中秋的月色相联系,既突出了月夜的清冷,又赋予了月色以温暖与团圆的象征意义,营造出一种既冷寂又温馨的氛围。
“丹桂何常有,姮娥为我留。”诗人借由对月宫中嫦娥的想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丹桂虽非常有,但嫦娥却愿意为其停留,这种浪漫的想象,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
最后,“竹阴如壁画,更助眼前幽。”诗人将月光下竹林的阴影比作壁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竹林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也通过“幽”字,强调了月夜的静谧与神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且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这首《月夜》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月夜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伊洛深且广,王畿奠其阳。
炎刘建丕业,定都继周王。
重城抱宫观,迤逦遥相望。
嵯峨黄金阙,璀璨白玉堂。
多士正骈集,冠盖如云翔。
文英聚东观,耆德充上庠。
防边尽卫霍,定策皆平良。
垂拱正宸极,渊穆讵可量。
宸游布时令,大驾驰上襄。
鸾舆俨仪从,佩服何煌煌。
缄书封泰岳,洁坛祀圆方。
灵祇尽来格,至和兆嘉祥。
甘露粲华滋,朱草粲奇英。
雨旸顺时序,下民歌乐康。
玄德既昭晰,至治孰与京。
缵承有贤嗣,国运宜繁昌。
所以千载下,奕奕垂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