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原之诗·其三》
《送王原之诗·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古风

青松起中林,棘蔓缠其枝。

棘蔓一朝萎,陨堕沦污泥。

松枝禀贞性,干云色不移。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

天道讵可欺,谗者旋自隳。

临别举离觞,犹嗟贝锦诗。

(0)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青松与棘蔓的不同命运,以及志士遭遇的困境,展现了鲜明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

首先,诗的前两句“青松起中林,棘蔓缠其枝”,以青松与棘蔓的生长状态形成鲜明对比,青松挺立于林中,而棘蔓则缠绕在松枝上。这里象征着正直之人与奸佞小人之间的对立关系,青松代表了正直、坚韧和高尚,而棘蔓则象征着邪恶、缠绕和束缚。

接着,“棘蔓一朝萎,陨堕沦污泥”描述了棘蔓最终衰败,坠入污浊之中。这不仅是对棘蔓本身的结局的描绘,也是对那些陷害他人、最终自食恶果的小人的警示。

随后,“松枝禀贞性,干云色不移”赞美了青松的品质,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青松始终保持着其高洁的本性,直指云霄,颜色不变。这象征着正直之人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我,不为所动。

“志士履清洁,而遭谗慝訾”进一步强调了正直之人的处境,即使他们保持清白,也常常遭受诽谤和攻击。这里的“志士”指的是那些秉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人,他们往往因为坚持原则而受到非议。

“天道讵可欺,谗者旋自隳”表达了对天道公正的信念,指出那些陷害他人的行为终将受到惩罚,正直之人最终会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这句诗揭示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鼓励人们坚守道德底线。

最后,“临别举离觞,犹嗟贝锦诗”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虽然即将告别,但心中仍然感慨万千。这里的“贝锦诗”可能是指一种讽刺或揭露不公的诗歌形式,暗示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切关注和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对正直之人的赞美,对邪恶势力的批判,以及对天道公正的坚信。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盐城初夏,雨中诵“不知春去几多时,纱窗几点黄梅雨”之句,用赋十四首·其十三

楚天四月熟黄梅,云雨年年会早来。

日夜不堪江上客,寂寥惟有掌中杯。

(0)

次韵宫词五首·其四

闻道仙幢下九垓,是谁巧引羯车回。

慇勤学插朱扉竹,又恐君王缓步来。

(0)

鬓上偶见一白

鬓上一茎雪,眼中一点血。

万事竟蹉跎,难教心似铁。

(0)

和穆少春前赐诗扇二首·其一

疏狂取笑草鸣虫,岂为幽兰播远风。

曾愧鲤庭无异教,误将鼠璞试良工。

玉堂綵笔驰声久,丹桂青云奕世雄。

池上凤毛今不爽,海人休说郢人同。

(0)

闻喜五咏·其四宴赐琼林

琼林赐宴平生慕,粲子何知此日荣。

玉斝碧桃穷日醉,宫花绿鬓袅烟轻。

恩光沧海三千里,人在瑶台十二城。

遥想逢山归路晚,新郎箫鼓竞相迎。

(0)

雪中趋公

半夜红灯踏雪行,北风凛凛玉珂鸣。

貂裘被体故仍薄,羔酒冲寒力己轻。

千里辛劳成底事,一官衰老笑微名。

海边茅屋何时返,金鉔融融睡到明。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