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上一茎雪,眼中一点血。
万事竟蹉跎,难教心似铁。
鬓上一茎雪,眼中一点血。
万事竟蹉跎,难教心似铁。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月流转与人生沧桑的主题。"鬓上一茎雪,眼中一点血",开篇即以形象的比喻,将白发比作头上的雪,红眼比作眼中滴落的血,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一茎雪"象征着岁月的痕迹,"一点血"则可能寓意着生命中的痛苦或经历的磨难。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既展示了外在的衰老,也暗示了内心的伤痛。
接下来的"万事竟蹉跎",直接点明了人生的遗憾与无奈。"蹉跎"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未完成的事业、梦想,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悔和对未能实现目标的感慨。"难教心似铁"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说明即使在经历了诸多挫折和痛苦之后,人的心灵仍然无法变得像铁一样坚硬,依然会因世事的无常而感到脆弱和悲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复杂,以及在面对岁月和命运时的无力感和情感的深度。它不仅是一次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
漫有五车书不读,岂似一编勤过目。
痴儿鬻肆蠹鱼书,巨富牙签尘满屋。
市南水竹一亩空,平生腹笥史长公。
闭户却扫得真乐,冥搜万古窥鸿濛。
淹留岁时亦何有,策勋兹事要持久。
吾家文昌读书处,好在溪山落君手。
上方治定登文儒,东观石渠森宝书,望公起直承明庐。
从来海内知名士,须读人间未读书。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忆我初识君,屈指今七年。
盐车著骐骥,驽蹇纷争先。
谓当对清闲,帝席半夜前。
稍使修世官,复近尺五天。
如何尚朱绂,亦堕岭海边。
前山春色多,佳树午阴圆。
散策履幽径,方舟下长川。
心目得开明,语笑为芳鲜。
但恨暝色至,不得穷攀援。
尚欲夜然犀,下照蛟龙渊。
清游渺难继,归梦苍山巅。
须君换鹅帖,更叙山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