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陈处士书斋》
《宿陈处士书斋》全文
唐 / 朱庆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

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

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

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chénchùshìshūzhāi
táng / zhūqìng

jiémáodāngxiàjiàngāoqíng
hántángwǎnshānyīnbáishímíng

xiàngxīnmíngxuěyuǎnzhōngshēng
xiánxiāngféngshǎoyínduōmèichéng

注释
结茅:建造茅草屋。
高情:高尚的情操或情趣。
菰叶:一种水生植物,叶片大而扁平。
寒塘:寒冷的池塘。
杉阴:杉树下的阴影。
白石:白色的石头。
向炉:围着炉火。
新茗:新泡的茶。
隔雪:隔着飘落的雪花。
远钟声:远处传来的钟声。
闲得:闲暇的时候。
吟多:吟诗很多。
寐不成:难以入睡。
翻译
在这里盖起茅草屋,一下马就感受到高雅的情致。
傍晚时分,寒冷的池塘边菰叶摇曳,杉树下的白色石头格外明亮。
围着炉火,新泡的茶水颜色诱人,隔着雪花能听到远处的钟声。
难得有闲暇相遇,吟诗太多以致难以入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高洁情操。开篇“结茅当此地,下马见高情”表明诗人在一片野草丛生的地方停留下来,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高情”指的是一种不为世俗所羁绊的高洁情感。

接着,“菰叶寒塘晚,杉阴白石明”描写了诗人在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寒意的环境中。这里的“菰叶”可能是指水边的草木,"寒塘晚"则表达了一种时间感,给人以深秋或初冬的感觉。而“杉阴白石明”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杉树的影子照在洁白的石头上,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

第三句“向炉新茗色,隔雪远钟声”则让人联想到诗人正坐在温暖的炉火旁,品尝着新煮的茶水。同时,"隔雪远钟声"表达了一种隔绝尘世的感觉,那远处的钟声透过雪花传来,更增添了几分寂寞与超脱。

最后两句“闲得相逢少,吟多寐不成”则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能够享受到难得的悠闲时光。然而,即便是这样,他也很少能遇到知音,"吟多寐不成"则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清高脱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朱庆馀

朱庆馀
朝代:唐   籍贯:越州(今浙江绍兴)   生辰:826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猜你喜欢

古墓

青燐夜照墓门红,苔长残碑字半蒙。

冷泪满匡翁仲雨,悲号四起马牛风。

那知触景伤行客,漫虑樵薪有牧童。

未至为田非较胜,沧桑屡变古今同。

(0)

雨二首·其二

麦垄绿菲菲,秋苗润更肥。

因风鸣淅沥,入夜听霏微。

此际方增冷,何人未授衣。

先民忧乐切,讵隔九重扉。

(0)

题元四大家画幅合璧·其一黄子久秋壑萧斋

千山叶落山容出,吟秋万窍翏翏疾。

萧斋搆处面群峰,插架图书三万帙。

只此虚无守谷神,坐来一日似两日。

问谁多事泄山灵,黄氏大痴走健笔。

(0)

题画八首·其一

微风细雨暮春时,窣地青青蘸柳丝。

新水载舟还力弱,柴门绝客欲开迟。

寻山恰称閒游屐,披卷何须镇下惟。

最爱子西淂意句,萧斋独对有馀思。

(0)

诣慈宁宫问皇太后安

亲诣慈宁问起居,曈曈曙色晓光舒。

承欢祗领徽音训,归路思维乐有馀。

(0)

秋夜南苑行宫怀旧偶作

再经南苑动秋情,别殿宵深景物清。

最爱寒光窗外映,那无逸兴静中生。

閒阶乱草低萤火,古寺疏钟叩月明。

奏牍手批更漏永,转教重忆旧经横。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