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垄绿菲菲,秋苗润更肥。
因风鸣淅沥,入夜听霏微。
此际方增冷,何人未授衣。
先民忧乐切,讵隔九重扉。
麦垄绿菲菲,秋苗润更肥。
因风鸣淅沥,入夜听霏微。
此际方增冷,何人未授衣。
先民忧乐切,讵隔九重扉。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中的麦田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深沉情感。首句“麦垄绿菲菲”以“绿菲菲”三字生动地描绘了麦田在雨水滋润下的生机勃勃之态,绿色在雨后显得更加鲜嫩,充满了生命力。接着,“秋苗润更肥”进一步强调了雨水对作物生长的滋养作用,秋苗在雨水的滋润下更加茁壮,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因风鸣淅沥,入夜听霏微”两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夜晚。风吹过麦田时,发出淅沥的声音,夜晚静谧中,细雨霏微,仿佛能听到雨滴轻轻敲打地面的声音。这种声音的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也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此际方增冷,何人未授衣”则表达了诗人对秋日转凉的关注,以及对那些还未准备好冬衣的人们的关切之情。在秋雨之后,气温逐渐下降,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由此生发出对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状态的忧虑和同情。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关怀,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最后,“先民忧乐切,讵隔九重扉”一句,诗人将自己与古代先贤相联系,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对民众福祉的关心不应有隔阂。这句话既是对前人的致敬,也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体现了诗人超越个人情感,面向广大民众的博大胸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中的麦田景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太清虚皇玉景经,琅函琼笈秘始清。
囊以云锦金钿扃,四神守卫诃百灵。
中夜一气存黄庭,玄霜琼膏灌子形。
方瞳绿发魂魄宁,上寿千岁下百龄。
天书夜降敕六丁,控驾三素乘风泠。
凤笙龙管超冥冥,扬旌抗旆耀飞星。
八威吐毒驱电霆,掷火万里流金铃。
仙人拂石劫不停,笑视人世风中萤。
世閒醉梦纷膻腥,三尸调汝丹田螟。
有如尾闾泄沧溟,一朝神离鸟飞瓶。
涪翁书法出兰亭,名书此经实自铭。
开卷恍然如酒醒,养生新发庖丁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