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录别·其四》
《录别·其四》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秋兰怀芬芳,依依树前庭。

春华不再盛,枝叶皆已零。

念昔二三子,俛仰如流星。

羽翼一以乖,邈若隔平生。

徘徊顾四海,谁能喻中情。

结交各有时,千载一濯缨。

离别不在远,日月从此征。

长当为路人,独无弟与兄。

尊酒可自慰,愿言崇令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录别(其四)》。诗中以秋兰自比,表达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秋兰怀芬芳,依依树前庭”描绘了诗人如同秋日里的兰花,虽已凋零,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静静地伫立在庭院之中,象征着诗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留恋。

接着,“春华不再盛,枝叶皆已零”以自然界的季节更替比喻人世间的聚散离合,春天的繁华不再,花朵凋谢,暗示着友情的消逝和岁月的无情。

“念昔二三子,俛仰如流星”将昔日的挚友比作一闪即逝的流星,表达了对过去友谊的深深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羽翼一以乖,邈若隔平生”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断裂,如同翅膀折断的鸟儿,再也无法飞翔,仿佛彼此之间隔着漫长的岁月,难以再续前缘。

“徘徊顾四海,谁能喻中情”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间,回望过去的友情,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却无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结交各有时,千载一濯缨”指出友情的建立和维系都有其特定的时间和条件,如同千年才有一次的洗涤,强调了友情的珍贵和难得。

“离别不在远,日月从此征”表明离别并非因为距离遥远,而是因为时间的流逝,使得相聚变得困难。

“长当为路人,独无弟与兄”表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感受,似乎在说他今后只能独自前行,没有兄弟相伴。

最后,“尊酒可自慰,愿言崇令名”诗人通过饮酒来寻求内心的安慰,并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得到推崇,以此作为对过往友情的纪念和寄托。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离别的无奈和孤独感。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梅花·其四

密移神化本无情,天篆横空木末荣。

凝住雪花都不下,槎牙枝上放轻盈。

(0)

延平阁閒望·其二

南北山形两斗龙,画桥横锁水西东。

百花岩上人长在,谁识神仙指顾中。

(0)

酬程忠彦见寄·其三

京尘化我衣,吴风变子语。

二人还相逢,道在无今古。

薰泽何所为,本无缁与素。

(0)

句·其三

如君报国须终老,閒健归来只一翁。

(0)

卦名寄芸叟

小丰犹可喜,况此大有年。

流庸已归妹,狱讼久萧然。

明圣临六合,吁俞萃群贤。

乾坤协气满,井邑欢声连。

张公性谦静,玉节镇湘壖。

茇舍富暇豫,铃斋恒昼眠。

万家人喜悦,邻壤蒙安全。

譬如泰山云,益此涸辙泉。

我鄙无所解,昔随公得仙。

超升已连帅,羁旅今华颠。

属郡损末理,邮筒贲新篇。

坎坎我鼓腹,咸韶愧朱弦。

暌乖每自念,姤遇两何缘。

野色小过雨,秋声渐号蝉。

园林凄剥落,楼观蔚腾骞。

曳履烟景外,支颐岚翠前。

尝闻东晋士,多闻远师禅。

盛世非否塞,微生自屯邅。

庐岳决遁去,老夫无妄言。

迹同人间世,心鍊鼎中铅。

流俗若飞蛊,困途多堕鸢。

相需缑岭上,一比洪崖肩。

(0)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其六

解榻秋露悬,竹凉侵卧内。

幽姿可时睹,密干叠苍翠。

况乃回风吹,低昂各有意。

长啸一含情,洒落富清制。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