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尘化我衣,吴风变子语。
二人还相逢,道在无今古。
薰泽何所为,本无缁与素。
京尘化我衣,吴风变子语。
二人还相逢,道在无今古。
薰泽何所为,本无缁与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的作品《酬程忠彦见寄(其三)》。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京城与江南两地的不同风貌,以及人情世故的变迁。首句“京尘化我衣”形象地展现了京城繁华背后的浮躁与喧嚣,仿佛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置身于尘世之中,被世俗所染。接着“吴风变子语”则描绘了江南温婉柔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通过语言的变化暗示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二人还相逢,道在无今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与真理超越时空界限的感慨。无论时代如何更迭,真正的友谊和深刻的道理是不会改变的,体现了诗人对永恒价值的追求和肯定。
“薰泽何所为,本无缁与素”,最后两句以问句的形式,探讨了事物的本质与存在的意义。薰泽,可能是指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或环境,这里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或环境。诗人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思考美好事物的价值所在,是否仅仅在于它们的存在本身,还是在于它们能够带来的影响和意义。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思,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对比,以及对友情、真理和美好事物本质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台湾槟榔何最美,萧笼鸡心称无比。
乍啮面红发轩汗,鵔鹅风前如饮酏。
人传此果有奇功,内能疏通外养齿。
犹胜波罗与椰子,多食令人厌鄙俚。
我今已客久成家,不似初来畏染指。
有时食鲚苦膻腥,也须细嚼净口舐。
海南太守苏夫子,日啖一粒未为侈。
红潮登颊看婆娑,未必膏粱能胜此。
鸡窗独坐每邀君,继日空成不世勋。
只眼遍窥天禄秘,寸心尽照石渠文。
人誇暗室光明地,我道熙朝纠缦云。
还有馀辉能射斗,压低剑气夜中分。
白地光明是我师,忆来有味是儿时。
辛勤到底无人识,甘苦唯应让子知。
一点丹心星耿耿,千秋青眼月迟迟。
夜阑还得生花梦,曾见文通绝妙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