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渊明赏菊》
《渊明赏菊》全文
明 / 罗亨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渊明归去隐浔阳,篱菊秋深尽吐芳。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

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浔阳后的生活情景,着重展现了其赏菊之雅趣。首句“渊明归去隐浔阳”,点明了人物与地点,陶渊明辞官归隐于浔阳,开启了田园生活的篇章。接着,“篱菊秋深尽吐芳”一句,以菊花盛开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菊花在深秋时节绽放,象征着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刻画得淋漓尽致。菊花的金色花瓣在晨露的滋润下更加璀璨夺目,其姿态优雅,即使面对严寒的秋霜也毫不畏惧,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描绘了陶渊明在节日里自斟自饮,享受生活的情景,同时又体现了他与家人的和谐相处。僮仆的欢迎,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反映了陶渊明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一句“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总结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醉卧南窗,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种逸兴和高风,跨越千年,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如同古代圣贤伏羲一样,追求着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以及他所追求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和敬仰。

作者介绍

罗亨信
朝代:明

(1377—1457)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猜你喜欢

泛鄱阳湖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

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

迸鲤似梭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0)

送贺遂员外外甥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0)

击磬老人

双峰褐衣久,一磬白眉长。

谁识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0)

送人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

人生足著地,宁免四方游。

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

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

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

令我车与马,欲疾反停留。

蜀客多积货,边人易封侯。

男儿恋家乡,欢乐为仇雠。

丁宁相劝勉,苦口幸无尤。

对面无相成,不如豺虎俦。

彼远不寄书,此寒莫寄裘。

与君俱绝迹,两念无因由。

(0)

赠华州郑大夫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

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0)

望行人

自从江树秋,日日望江楼。

梦见离珠浦,书来在桂州。

不同鱼比目,终恨水分流。

久不开明镜,多应是白头。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