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归去隐浔阳,篱菊秋深尽吐芳。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
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
渊明归去隐浔阳,篱菊秋深尽吐芳。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
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
此诗描绘了陶渊明归隐浔阳后的生活情景,着重展现了其赏菊之雅趣。首句“渊明归去隐浔阳”,点明了人物与地点,陶渊明辞官归隐于浔阳,开启了田园生活的篇章。接着,“篱菊秋深尽吐芳”一句,以菊花盛开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宁静而高洁的氛围,菊花在深秋时节绽放,象征着陶渊明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璀璨金英凝晓露,娉婷玉质傲秋霜”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菊花的美丽与坚韧刻画得淋漓尽致。菊花的金色花瓣在晨露的滋润下更加璀璨夺目,其姿态优雅,即使面对严寒的秋霜也毫不畏惧,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壶觞自引酬佳节,僮仆欢迎入画堂”描绘了陶渊明在节日里自斟自饮,享受生活的情景,同时又体现了他与家人的和谐相处。僮仆的欢迎,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反映了陶渊明家庭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最后一句“醉倚南窗多逸兴,高风千古托羲皇”总结了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他醉卧南窗,享受着闲适自在的生活,这种逸兴和高风,跨越千年,寄托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如同古代圣贤伏羲一样,追求着内心的平和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以及他所追求的高洁品格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表达了对这位古代文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和敬仰。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白日向西没,黄河复东流。
人生足著地,宁免四方游。
我行无返顾,祝子勿回头。
当须向前去,何用起离忧。
但恐无广路,平地作山丘。
令我车与马,欲疾反停留。
蜀客多积货,边人易封侯。
男儿恋家乡,欢乐为仇雠。
丁宁相劝勉,苦口幸无尤。
对面无相成,不如豺虎俦。
彼远不寄书,此寒莫寄裘。
与君俱绝迹,两念无因由。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
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