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
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此官出入凤池头,通化门前第一州。
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
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
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
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华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景,展示了古代官府的运作以及官员与百姓之间的联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如“少华山云当驿起,小敷溪水入城流”,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地域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地方官员的平和心态。
在“空闲地内人初满,词讼牌前草渐稠”这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其中“空闲地内人初满”可能指的是某个广场或者公共区域的人群逐渐聚集,而“词讼牌前草渐稠”则是对官府门前诉讼者渐增的景象。这些细节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感受。
“报状拆开知足雨,赦书宣过喜无囚”两句表达了作为地方官员在处理百姓诉求时的公正与慈悲,而“自来不说双旌贵,恐替长教百姓愁”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权力和责任的深刻认识,他并不追求个人荣耀,而是担心自己的行为可能给百姓带来麻烦。
最后,“公退晚凉无一事,步行携客上南楼”这两句描绘了官员下班后的闲适情景以及与宾客共享的悠然时光,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也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