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三》
《元宵中都太守放灯作律诗五首·其三》全文
明 / 郑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北极中天正斗杓,风流人物共今宵。

当楼绮彩丹心结,隔幔琉璃翠影摇。

龙驾共瞻宸阙近,鳌山慢忆海天遥。

凭谁记得云中曲,来向人间叶凤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中都太守放灯时的盛况,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文人雅士的风流韵事。首句“北极中天正斗杓”以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景象开篇,象征着正直与光明,寓意着节日之夜的璀璨与辉煌。接下来,“风流人物共今宵”则点明了此夜不仅是灯火辉煌的节日之夜,更是文人墨客聚会畅谈的时刻。

“当楼绮彩丹心结,隔幔琉璃翠影摇”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楼阁上装饰华丽、色彩斑斓的景象,以及透过帘幕投射出的琉璃光华,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浪漫的氛围。这里的“丹心结”不仅指色彩鲜艳的装饰,也暗含着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寄托。

“龙驾共瞻宸阙近,鳌山慢忆海天遥”则进一步将场景拓展至更广阔的天地,想象中的龙驾(帝王出行的仪仗)与高耸的鳌山(传说中的神山),既表达了对皇权的敬畏,也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近处的皇家威严与远处的海天辽阔,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凭谁记得云中曲,来向人间叶凤韶”表达了对美好音乐与艺术的怀念与向往,希望有人能记住这美妙的乐曲,并将其传扬到人间,让更多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艺术的温暖与魅力。整首诗在描绘节日盛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文化传承与艺术欣赏的深思,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郑真
朝代:明

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猜你喜欢

秋日得李希说年兄太原书却寄

故国风烟古,天涯草树疏。

月通汾水梦,云度太行书。

出处皆吾道,寒暄有敝庐。

题封犹未悉,瓜地待春锄。

(0)

题襟江楼

缆解春江晓,帆悬碧树秋。

开窗千里月,近槛一江流。

草色迎芳渡,歌声逐去舟。

十年湖海梦,犹自愧沙鸥。

(0)

舟中

三春滞水濆,鱼鸟狎成群。

江浊流新雨,山晴敛薄云。

村舂幽涧急,岸草夕阳薰。

何处城头角,偏令倦客闻。

(0)

思归

星河云气淡,萸菊露华清。

宦况慵兼病,乡愁断又生。

入秋偏远梦,逐日计归程。

南雁空中唳,能禁此夜情。

(0)

句容道中望茅山

崒嵂盘江甸,遥天紫翠分。

风尘应不到,鸾鹤自为群。

晓径连青霭,秋山遍白云。

可怜句曲望,不见华阳君。

(0)

城南送友

送汝归南国,燕山正早秋。

独伤千里别,同忆五陵游。

汉殿相如赋,吴江范蠡舟。

相思同易水,日夜自悠悠。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