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露含心,碎烟筛梦,堪比那时娇俊。
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
禁伊体弱,挽翠袖、竹边寒并。
甚真娘、魂断生绡,几回低唤难醒。
空怅惘、衣香鬓影。三月钿车归,旧情谁准。
绝涧荒山,乱鸦落叶,一角仙源云暝。
相逢若梦,惹此后、相思重警。
伴斜阳、啼老疏蝉,更无莺问。
冷露含心,碎烟筛梦,堪比那时娇俊。
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
禁伊体弱,挽翠袖、竹边寒并。
甚真娘、魂断生绡,几回低唤难醒。
空怅惘、衣香鬓影。三月钿车归,旧情谁准。
绝涧荒山,乱鸦落叶,一角仙源云暝。
相逢若梦,惹此后、相思重警。
伴斜阳、啼老疏蝉,更无莺问。
这首《百宜娇·秋日客园见桃花》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客园中桃花的凄美景象。
开篇“冷露含心,碎烟筛梦”,以冷露和碎烟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仿佛露珠中蕴含着诗人的心事,而碎烟则筛落着梦境的碎片,暗示着情感的破碎与失落。接着,“堪比那时娇俊”一句,将眼前的桃花与往昔的娇艳进行对比,流露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略带清癯,似因飘泊,未了东风残恨。”桃花略显瘦弱,似乎是因为四处漂泊,未能完全消散春风带来的遗憾。这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禁伊体弱,挽翠袖、竹边寒并。”“伊”指桃花,诗人用“禁”字表达对其体弱的怜惜,同时通过“挽翠袖”这一动作,展现了诗人试图为桃花提供温暖与保护的努力。在竹边的寒风中,这幅画面显得更加凄凉而动人。
“甚真娘、魂断生绡,几回低唤难醒。”“真娘”是古代著名歌妓,此处借指桃花,暗示其如同真娘般美丽却难以留住。诗人多次呼唤,却无法唤醒那即将凋零的生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伤。
“空怅惘、衣香鬓影。”桃花虽已凋零,但其衣香鬓影犹存于诗人记忆之中,引发无限的惆怅与惋惜。
“三月钿车归,旧情谁准。”桃花盛开于三月,而如今却只能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旧情是否还能被理解或认同,成为了一个疑问。
“绝涧荒山,乱鸦落叶,一角仙源云暝。”描绘了一幅荒凉的山景,乱鸦飞过,落叶纷飞,云雾笼罩着仙源一角,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悲凉的氛围。
“相逢若梦,惹此后、相思重警。”即使偶遇也如梦一般短暂,此后的相思之情愈发浓烈,提醒着诗人珍惜眼前的一切。
“伴斜阳、啼老疏蝉,更无莺问。”夕阳西下,老蝉鸣叫,却再无黄莺的问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衰败。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客园中桃花的凋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