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一首》
《诗一首》全文
宋 / 刘光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往日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

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

封内半为胡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

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

(0)
翻译
昔日房陵之地,对流放之人充满怜悯,人世间的感情似乎延伸到遥远的天涯。
十年间担任六州的长官,天下人都知道我双鬓已斑白了。
治下的土地一半遭受胡人侵扰,路边常向农家打听消息。
初次进入京城西部的道路,傍晚时分微风吹动着旌旗微微倾斜。
注释
房陵:古代地名,这里指代诗人过去的任职之地。
逐客:被流放的人。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六州长:指地方长官。
双鬓华:形容头发斑白,暗示年老。
胡敌:指北方的少数民族敌人。
野人家:乡村居民。
京山:指京西的山脉。
京西道:通往京城西部的道路。
旆脚:旌旗的飘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游子时光的怀念,以及在官场十年所见所感。开篇"房陵怜逐客,物情不觉在天涯",表达了作者对于旧日情谊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这种情感已经超越了世间常人能及的范围。

接下来"十年来作六州长,四海共知双鬓华"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仕途上的成就与荣耀。十年的官宦生涯,使他成为众所周知的六州长官,而他的智慧与才干,如同两鬓斑白的光辉,照亮了四方。

然而,在"封内半为胡敌践,路傍时问野人家"中,我们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百姓的困顿。诗人在官位上所见证的是国家边疆的危机,以及外族入侵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最后两句"京山初入京西道,晚景轻风旆脚斜"则描绘了一种归隐之情。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退隐的心境,希望能够脱离尘世,在京城西边找到一条宁静的道路,享受那份淡泊名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晚年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官场的成就与困顿,以及归隐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刘光祖

刘光祖
朝代:宋   籍贯:简州阳安

刘光祖[公元一一四二年至一二二二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登进士第。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 
猜你喜欢

容江遇吴太仆人豪过话

邂逅逢知己,新凉得雨时。

舟轻舷易侧,蓬漏座频移。

糗腊行厨味,榕梧在处诗。

日曛迟解缆,各语寄相知。

(0)

秋气

秋气日棱棱,群葽减却青。

哀蛩鸣古壁,斜月上疏棂。

柝隐宫声闹,魂惊旅梦醒。

推衾当户坐,搔首看繁星。

(0)

清明

疏风冷雨清明节,都邑家家出城阙。

担头芳醑洒荒原,纸钱满树飞蝴蝶。

新坟旧坟何累累,旧坟歌笑新坟哀。

鸟啼日落人归去,依然蓬颗封苍苔。

嗟嗟人生不乐徒尔为,毵毵白发还相催。

(0)

舟中有感

射干生高山,下临百仞渊。

植根得所托,顾居松柏颠。

倚兰生下泽,濯濯含秋妍。

挈筐入素手,不同腐草捐。

居潜贵自植,抚运须腾骞。

时哉信所遇,荣悴何足言。

(0)

夜乐洞

谁能云卧三峰上,一枕羲黄万境空。

夜半碧鸡惊梦觉,钧天声在日华中。

(0)

村居纪事·其一

举网得鱼日正中,晚禾收穫靠东风。

杖藜来往闲相语,此日官司卖社翁。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