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云古石秋森森,半椽懒卧西溪深。
藏头既白人不识,岩花寒證琉璃心。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
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
颓云古石秋森森,半椽懒卧西溪深。
藏头既白人不识,岩花寒證琉璃心。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
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句“颓云古石秋森森”,以“颓云”和“古石”勾勒出山间秋日的苍茫与古老,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历史沉淀的感觉。“秋森森”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萧瑟与环境的幽深。接着,“半椽懒卧西溪深”描绘了一位隐士悠闲地躺在西溪深处的情景,半截屋檐映衬出他的淡泊与自在。
“藏头既白人不识”,描述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隐藏在白茫茫的环境中,不为世人所知,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岩花寒證琉璃心”则是对隐士内心世界的描绘,岩花虽寒,但其心如琉璃般清澈透明,象征着高洁与纯净。
“石龛如斗凭虚起,一弄丝桐百昌喜”,这两句描绘了隐士居住的石龛,如同斗室般简陋却自成天地,他弹奏丝桐之琴,引来万物欢欣,展现出隐逸生活的雅致与和谐。
最后,“芒忽谁开太古音,木叶夜下琴泉水”,表达了对隐士所演奏音乐的赞美,仿佛能开启远古的声音,让夜晚的木叶与流水都为之动容,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魔力与自然界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高远的意境,以及对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美好向往。
峨峨飞凤岭,凤去巢不留。
迢迢飞龙径,龙睡空山秋。
道逢山中叟,古意何绸缪?
贶我以神龟,云昔嘉林游。
误落世网中,灵囿怀故俦。
再拜谢佳贶,出山云幽幽。
细观背上文,纵横成九畴。
神灵具四目,乃与仓圣侔。
幸未逢刳钻,导引故自优。
区区忧养生,何事劳蜉蝣?
老桑不尔祸,灵蓍行尔求。
愿尔安食息,千岁一出头。
无须左胁书,重光瑞王侯。
吾生似放翁,筑堂思山陬。
三复蒙庄言,曳尾行归休。
生不愿作读书万卷髯东坡,富贵竟付春梦婆;
黄州锄麦不得饱,儋州借笠空行歌。
亦不愿作白木长镵杜陵叟,饥驱茧足荒山走;
戴笠吟诗太瘦生,许身稷契终何有?
图中者谁笠盖头,岸然道貌清且修。
带经而锄偶然耳,宁必便与古人古事争千秋?
笠圆象天锄治地,手中之书道人事。
大布单衣不掩骭,独立苍茫岂无意?
萧萧落木寒岩冬,眼看雷雨回春容。
躬耕南阳诵梁父,莫道当今无卧龙。
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
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
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
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
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
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
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
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
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
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
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
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
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
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
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
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
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
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
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
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
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
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怀节篇》【明·朱朴】吾家老祖母,吴姓里中女。洪武乙丑生,既长归吾祖。行年二十九,吾祖遽作古。上侍老曾姑,下抚吾幼父。父始年六期,从父方学乳。饥寒更死丧,茕独事嫁娶。虽有薄田庐,未足输官府。恒产及性命,持护弗失所。秋蓬断孤根,九鼎悬一缕。哀哀十五年,父稍立门户。觊觎岂无人,决冽中有主。其间少差失,一坠不可举。我父尚莫保,我辈安足数。细故天莫知,不得伸伛偻。但能获微祉,强健力辛苦。卒成化己丑,世寿七十五。呜呼我生晚,耳及热肠腑。抱此感激恩,徒切一无补。惟恐后来人,日远谁与语。不见沟洫水,源塞流乃阻。不见草与木,本敝枝即腐。因为怀节篇,揭之旧茅宇。
https://shici.929r.com/shici/rlPGyJFK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