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藤筠巧织花纹细。称稳步、如流水。
踏青陌上雨初晴,嫌怕湿、文鸳双履。
要人送上,逢花须住,才过处、香风起。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
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
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这首宋词《御街行(其二)赋轿》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精致细腻的春日出行图景。开篇“藤筠巧织花纹细”,以藤条和竹篾编织出精细的花纹,暗示轿子的精美装饰。接下来,“称稳步、如流水”形容乘坐者步态轻盈,如同流水般顺畅。
“踏青陌上雨初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清新环境,为出行增添了诗意。词人通过“嫌怕湿、文鸳双履”表达了主人公对湿润环境的顾虑,以及对精致鞋履的珍视。随后,“要人送上,逢花须住”写出了主人公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享受着春光和花香。
“裙儿挂在帘儿底,更不把、窗儿闭”描绘了轿内的女子,她的裙子随意搭在帘子下,窗户半开,让春光和花香自由地进入,展现出她对自然的热爱和随性的生活态度。最后,“红红白白簇花枝,恰称得、寻春芳意”进一步强调了春意盎然的氛围,以及女子寻觅春色的兴致。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出行的场景,人物的情感和动作都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词婉约清新的风格。而“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则以醉人的春色和微醺的状态收尾,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