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钱惜郎官,不俞馆陶求。
百里苟非人,民将罹困忧。
恩义两无害,显宗策允周。
赐钱惜郎官,不俞馆陶求。
百里苟非人,民将罹困忧。
恩义两无害,显宗策允周。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题养正图六十首(其三十五)爱惜郎官》。诗中表达了对郎官的爱护与尊重,以及在治理国家时应秉持的公正与仁慈。
首句“赐钱惜郎官”,点明了主题,即皇帝对郎官的赏赐与关怀。接着,“不俞馆陶求”一句,表明了皇帝不会轻易满足郎官的私欲,体现了对官员廉洁自律的期望。
“百里苟非人,民将罹困忧。”这两句强调了官员治理地方的重要性,如果官员不称职,百姓将会遭受困苦。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官员道德和能力的极高要求。
“恩义两无害,显宗策允周。”最后两句总结了主旨,即在施恩与守义之间找到平衡,作为君主,应制定明智的政策,既给予官员适当的恩惠,又确保公正无私,以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官员职责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智慧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君主对于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