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稠叠日沉沉,剩水残山一点心。
编简零灰留种在,门墙片瓦感恩深。
梅花夜夜飘荒戍,雁羽年年向旧岑。
每到余生寒不尽,几回搔首一孤吟。
黄云稠叠日沉沉,剩水残山一点心。
编简零灰留种在,门墙片瓦感恩深。
梅花夜夜飘荒戍,雁羽年年向旧岑。
每到余生寒不尽,几回搔首一孤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反思。首句“黄云稠叠日沉沉”以浓密的黄云和即将落下的太阳,营造出一种厚重而略带悲凉的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沧桑。接着,“剩水残山一点心”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景观的衰败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坚守。
“编简零灰留种在,门墙片瓦感恩深”两句,通过“编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门墙片瓦”的意象,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珍视与感激。即使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中,这些古老的载体仍然承载着文明的种子,提醒着后人不忘根源。
“梅花夜夜飘荒戍,雁羽年年向旧岑”运用了梅花与大雁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梅花在夜晚飘散于荒凉的边塞,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大雁每年飞向旧山,寓意着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与忠诚。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过去的深切情感。
最后,“每到余生寒不尽,几回搔首一孤吟”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的寒凉与孤独时,通过诗歌创作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里的“搔首”是思考、焦虑的表现,而“孤吟”则是诗人独自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丰姿越女更吴姬,一笑能令酒力微。
步月归来浑未醉,家人疑自剡溪归。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